[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2577.2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0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天成;周峰;高彬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5/02 | 分类号: | B64D15/02;F01N5/02;F01N5/04;F02G5/00;F02C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防冻装置 热能回收装置 无人机飞行 防冻系统 工质循环管路 热能回收 航空发动机 电热除冰系统 发动机负荷 除冰系统 机翼 尾翼 热气 | ||
1.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能回收装置、散热防冻装置、工质循环管路;
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设于无人机的航空发动机散热部分处,所述散热防冻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防冻装置、第二散热防冻装置,所述第一散热防冻装置设于所述无人机左右两侧机翼的迎风面内侧,所述第二散热防冻装置设于所述无人机后端尾翼的迎风面内侧;
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散热回收装置和废气回收装置,所述散热回收装置包裹在航空发动机上部的风冷散热片位置,用于回收风冷散热片散发的热量,所述废气回收装置设于航空发动机的排气位置,用于回收无人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分别通过工质循环管路与第一散热防冻装置和第二散热防冻装置连通,所述废气回收装置的工质入口分别通过工质循环管路与第一散热防冻装置和第二散热防冻装置连通,所述废气回收装置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散热回收装置连通;
当无人机启动时,所述散热回收装置对风冷散热片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所述废气回收装置对无人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并驱动热量由散热回收装置依次传递第一散热防冻装置和第二散热防冻装置,之后再回到废气回收装置的工质入口,最后由废气回收装置的工质出口再传递回散热回收装置完成一个周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回收装置包括绝热保护套、耐热导热硅胶、导热管、收紧套和拉链;
所述绝热保护套包裹在航空发动机上部的风冷散热片位置,所述绝热保护套为两层牛津布夹毛毡;所述耐热导热硅胶设于所述绝热保护套内,所述耐热导热硅胶与风冷散热片外表面共形,所述耐热导热硅胶与绝热保护套之间填充有酚醛泡沫;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绝热保护套与耐热导热硅胶之间,所述导热管为环绕于风冷散热片外围的多重环型管路,所述导热管外侧分别与绝热保护套内侧和耐热导热硅胶粘连,所述拉链和收紧套设于绝热保护套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室和工质处理室,所述废气处理室设于工质处理室的后方;
所述废气处理室的左侧连通有废气收集管,用于收集无人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所述废气处理室后侧连通有排气管,用于排出废气,所述废气收集管和排气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旁通阀;
所述工质处理室的前侧设有工质入口,所述工质处理室的右侧设有工质出口;
所述废气处理室和工质处理室内分别竖直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当无人机启动时,所述工质入口收集所述散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量,所述废气收集管对无人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并利用废气的动能和热能作为动力源驱动第一叶轮转动,之后废气再经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一叶轮带动第二叶轮转动,第二叶轮产生的动力将热量由散热回收装置传递至第一散热防冻装置和第二散热防冻装置,最后再传递回散热回收装置;通过调节所述旁通阀,能够控制废气的流量,调节第一叶轮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防冻装置包括散热管、散热片和支架,所述散热片和散热管通过支架安装于机翼内腔,所述散热片的上部呈弧形状,下部为斜平面,所述散热片的上部与机翼内表面紧密贴合,下部通过支架固定,所述支架由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制作;所述第二散热防冻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散热防冻装置的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前端与机翼的前驻点正对,所述散热管的后端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机翼内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能回收的无人机飞行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循环管路为酚醛保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5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员疲劳预警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频率随动式热除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