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的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22546.7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键鑫;汪小娜;邓佳瑞;周斌华;易祥烈;武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9/52 | 分类号: | H01H9/52;H02B1/56 | 
| 代理公司: | 50230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包晓静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电气工程 绝缘杆 气囊 柜体 配电断路器 出气口 导电板 导电块 断路器 固定板 接线柱 进气孔 绝缘板 连接杆 通孔 摇杆 电动机连接 活塞 柜体固定 柜体内部 偏心铰接 电动机 散热 导接 导通 铰接 伸入 充气 气管 贯穿 | ||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多个接线柱,多个接线柱均导接有导电块,柜体内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连接有圆盘,圆盘的一侧设有缸体,圆盘上偏心铰接有摇杆,摇杆铰接有水平伸入缸体的连接杆,缸体内设有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缸体设有出气口;柜体固定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气囊,气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气管与出气口连接;柜体还固定有绝缘板,绝缘板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有绝缘杆,绝缘杆连接有导电板,导电板用于在气囊因充气将绝缘杆顶起时导通导电块。本发明能够在断路器工作的同时,断路器的内部不易散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的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气工程常用的组件,现有的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断路器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断路器一般结构比较紧凑,使得内部元器件之间的空隙小,电器件之间产生的热量无法很快散去,所以加快了元器件的老化和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能够在断路器工作的同时,对断路器的内部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一种高性能的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多个接线柱,多个接线柱均导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位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柜体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缸体,所述圆盘上偏心铰接有摇杆,所述摇杆铰接有水平伸入所述缸体的连接杆,所述缸体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所述缸体顶部的两侧端均设有出气口,所述缸体设有与所述出气口对应的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均设有单向阀;所述柜体内部固定有位于所述缸体上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气孔的孔径,所述进气孔通过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柜体内部还固定有位于所述气囊正上方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有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顶端连接有用于位于所述导电块正下方的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用于在所述气囊因充气将所述绝缘杆顶起时导通所述导电块。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将线路接通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带动圆盘转动,根据曲柄摇杆机构原理,在摇杆和连接杆的作用下,第一活塞能够在缸体内左右往复移动,缸体顶部的两个出气口间歇给气囊充气,从而气囊一直处于充气的状态,气囊充气后,会将绝缘杆顶起,使得导电板升高并与导电块接触,即导电板导通导电块。
当需要将线路断开时,关闭电动机,圆盘不再转动,摇杆和连接杆停止运作,第一活塞便不在缸体内左右往复移动,缸体不会给气囊充气。气囊放气后,气囊不再顶起绝缘杆,绝缘杆带动导电板下移,导电板不与导电块接触,即导电板与导电块断开。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源带动圆盘转动,通过摇杆、连接杆和第一活塞,能够使得缸体给气囊一直充气,气囊膨胀后通过绝缘杆带动导电板导通导电块。并且气囊设置出气孔,在断路器工作的同时,由于缸体会一直给气囊充气,以便气囊一直顶起绝缘杆,气囊的出气孔也会一直出气,从而给柜体通气,柜体便可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