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氯化铵与碳酸镁制取无水氯化镁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22250.5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俊生;李非;王军;赵颖颖;纪志永;魏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F5/32 | 分类号: | C01F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氯化铵 碳酸镁 制取 无水 氯化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制取无水氯化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独立地使预加热气化段、高温反应段与冷凝段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2)自氯化铵加料口与碳酸镁加料口分别独立地添加氯化铵与碳酸镁,反应后自出料单元排出无水氯化镁产品;
所述方法在利用氯化铵与碳酸镁制取无水氯化镁的装置中进行,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料单元、筒体以及出气单元;
所述筒体倾斜布置,筒体中心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θ,出料单元设置于装置的最低端,出气单元设置于装置的最高端;
所述夹角θ为5°-12°;
所述筒体设置有氯化铵加料口与碳酸镁加料口,所述氯化铵加料口设置于筒体上靠近出料单元的一端,碳酸镁加料口设置于筒体上靠近出气单元的一端;
所述筒体设置有预加热气化段以及至少一个高温反应段,所述预加热气化段设置于出料单元与氯化铵加料口之间,高温反应段设置于氯化铵加料口与碳酸镁加料口之间;
所述筒体还设置有推料模块,所述推料模块用于推动筒体内的物料向出料单元方向移动;
所述筒体还设置有冷凝段,所述冷凝段设置于所述碳酸镁加料口与出气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为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模块包括输送轴以及设置于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上布满用于气体通过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段的数量为1-3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段的数量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加热气化段所需温度为350-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加热气化段所需温度为360-3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段所需温度为300-4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段所需温度为330-36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冷凝段所需温度为150-2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冷凝段所需温度为160-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氯化铵与碳酸镁的摩尔比为(2-2.5):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氯化铵与碳酸镁的摩尔比为(2-2.3):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镁的停留时间为30-50min。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镁的停留时间为35-45min。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独立地使预加热气化段的温度达到350-400℃,高温反应段的温度达到300-400℃,冷凝段达到150-200℃;
(2)自氯化铵加料口与碳酸镁加料口分别独立地添加氯化铵与碳酸镁,氯化铵与碳酸镁的摩尔比为(2-2.5):1,反应30-50min后自出料单元排出无水氯化镁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