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奶茶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753.0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宣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43031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茶 连接绳 密封盖 杯体 隔热板 连接环 插杆 盖体 等距固定 环形凹槽 标签 挂钩 体内 顶部设置 环形结构 弧形板 烫伤 插孔 加糖 全糖 无糖 溢出 喜好 顾客 节约 客户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茶盖,包括杯体、密封盖、连接绳、隔热板、连接环和挂钩,杯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盖,杯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结构的隔热板,隔热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密封盖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绳,连接绳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连接绳通过挂钩与连接环连接,密封盖包括环形凹槽、盖体、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第三插杆区、插孔、第一标签、第二标签、第三标签、无糖区、全糖区、半糖区和弧形板,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此奶茶盖不仅节约了制作奶茶的时间,而且能够使客户根据自身的喜好自行向杯体内加糖,结构简单且实用,有效的避免了以往盖体与杯体连接不牢靠导致杯体内奶茶溢出导致烫伤顾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茶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奶茶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在业余时喜欢通过喝奶茶来增加一点生活的乐趣,奶茶至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流传着不同种类的奶茶,例如印度奶茶、中国香港丝袜奶茶和中国台湾珍珠奶茶等,珍珠奶茶是较为常见的,奶茶具备了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刚冲的奶茶一般味道较好,奶茶的盛放有其专门的杯子,奶茶杯通常由塑料或纸杯制成,奶茶杯盛装奶茶后需要通过奶茶盖将其封住,以便于保温。
现有奶茶在制作时通常需要先询问顾客需要什么口味,然后再向奶茶内加入适合顾客口味的糖量,然后通过奶茶盖密封住,而在奶茶盖表面设置一插孔,在喝奶茶时,仅需将吸管插入插孔内即可,该方式在调制奶茶时需要顾客在场询问加糖量,十分浪费时间,且制作奶茶中因慌乱很容易导致奶茶的加糖量过高或过低,从而引起顾客的不满;
奶茶制作完成后通常直接将奶茶盖盖在杯体上,该方式较容易导致奶茶盖的松动,使过热的奶茶烫伤顾客,而且奶茶盖盖的不牢靠,也会使奶茶较容易变凉,导致喝后引起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奶茶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茶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奶茶盖,包括杯体、密封盖、连接绳、隔热板、连接环和挂钩,所述杯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杯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结构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密封盖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连接绳通过挂钩与连接环连接;
所述密封盖包括环形凹槽、盖体、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第三插杆区、插孔、第一标签、第二标签、第三标签、无糖区、全糖区、半糖区和弧形板,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盖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和第三插杆区,且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和第三插杆区的表面均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和第三插杆区的表面位于插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标签、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所述盖体的底部位于第一插杆区、第二插杆区和第三插杆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无糖区、全糖区和半糖区,所述全糖区和半糖区内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均与覆膜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标签的表面为无色,所述第二标签和第三标签的表面均设置有标记色,且第三标签表面的标记色较第二标签表面的标记色较深。
优选的,所述盖体与杯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在盖体内壁。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弧形槽,且弧形槽内等距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与盖体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直径长度小于两个弧形板之间的距离长度。
优选的,所述无糖区、全糖区和半糖区均通过覆膜与盖体的连接形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为弹性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宣,未经曾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