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1606.3 | 申请日: | 201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明;罗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34 | 分类号: | B65G27/34;B65G47/34;B65G47/82;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卡圈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其包括工作台、振动盘、储料机构、推料机构以及收料机构;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支撑板贯穿开设有落料通道;振动盘设在工作台上,用于将批量的E型卡圈筛选输出,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轨道,输出轨道的横截面呈T字型设置,形成的两个凸边用于抵触E型卡圈的两内槽槽壁;储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承接从输出轨道输出的E型卡圈,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料杆;推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将储料机构的单个E型卡圈推至落料通道;收料机构设置在工作台台面上,用于收集从落料通道落下的E型卡圈。本发明的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E型卡圈又称作E型挡圈、E型卡环、E型卡簧等,属于紧固件的一种,一般安装在机器或设备的轴槽或孔槽中,起着阻止轴上或孔上的零件轴向运动的作用。
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见的E型卡圈,形状与E字相似,其开设有一个缺口,并在内部形成有两个内槽。
在现有技术中,E型卡圈在加工生产成型后,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收集。E型卡圈在生产设备批量出料后进行统一收集,收集后的E型卡圈都是无序的堆放在箱体中,为便于后期安装使用时方便拿取,需要工作人员将收集后的E型卡圈有序的排序好。该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E型卡圈收集装置,包括工作台、振动盘、储料机构、推料机构以及收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贯穿开设有落料通道;所述振动盘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批量的E型卡圈筛选输出,所述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轨道,所述输出轨道的横截面呈T字型设置,形成的两个凸边用于抵触E型卡圈的两内槽槽壁;所述储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承接从所述输出轨道输出的E型卡圈,其包括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储料杆,所述储料杆与所述输出轨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杆的横截面与所述输出轨道的横截面相同,所述储料杆的底面到所述支撑板顶面的距离等于单个E型卡圈的厚度;所述推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将所述储料机构的单个E型卡圈推至所述落料通道;所述收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台面上,用于收集从所述落料通道落下的E型卡圈,其包括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收集杆,所述收集杆的横截面与所述输出轨道的横截面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在生产设备输出的E型卡圈统一收集,再将收集后的E型卡圈放置于振动盘上,振动盘可以对这些E型卡圈筛选并从输出轨道输出,由于输出轨道的横截面呈T字型设置,E型卡圈在通过输出轨道时,其两内槽槽壁抵触在输出轨道两侧的凸条上,这样可以使得E型卡圈在输出轨道上输送时无法转动而始终保持同一个方向,进而在落在储料杆上时也保持同一方向;储料杆底面到支撑板顶面的距离等于单个E型卡圈的厚度,利用推料机构,可以每次将单个E型卡圈从储料杆底部推出,并将其推向落料通道,E型卡圈可以从落料通道落至下方的收集杆上,同时由于收集杆的横截面与输出轨道的横截面相同,因此E型卡圈可以保持同一个方向的收集在收集杆上,收集杆收集至一定数量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从收集杆上取出进行打包,收集过程绝大部分由收集装置完成,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片和第一气缸,所述推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推片的厚度等于单个E型卡圈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轴可以带动推片移动,使推片抵触储料杆下方的E型卡圈,可以将E型卡圈推出,传输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落料通道的两个挡板、驱动两个挡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结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落料通道内,且挡板顶面到所述支撑板顶面的距离等于单个E型卡圈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传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