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592.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卢超;龙桂华;张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40/1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陶俊洁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路由器 多个路由器 移动终端 组合信息 路由器连接 路由器信息 自适应切换 模块接收 模块网络 数据组合 选择信号 保存 保留 网络 | ||
1.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在于:
移动终端与物联网Wi-Fi模块建立链接;
移动终端获取并保存路由器的信息,对获取的路由器信息进行数据组合,并将组合信息发送给物联网Wi-Fi模块;
物联网Wi-Fi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组合信息,并判断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连接路由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终端与物联网Wi-Fi模块建立链接按以下步骤进行:
A1.物联网Wi-Fi模块启动热点功能,建立socket server;
A2.移动终端连接物联网Wi-Fi模块的热点,向物联网Wi-Fi模块的端口发起链接请求;
A3.物联网Wi-Fi模块端接收并接受移动终端的链接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并保存路由器的信息,对获取的路由器信息进行数据组合,并将组合信息发送给物联网Wi-Fi模块按以下步骤进行:
B1.移动终端连接获取路由器的信息;
B2.移动终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组合;
B3.移动终端打包组合数据并通过链接发送给物联网Wi-Fi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物联网Wi-Fi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组合信息,并判断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连接路由器按以下步骤进行:
C1.物联网Wi-Fi模块接收移动终端的打包组合数据;
C2.物联网Wi-Fi模块扫描路由器并获取路由器信息;
C3.物联网Wi-Fi模块比对已接收的打包组合数据与扫描到的路由器信息:当有多组相同的路由器信息,则比较多组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连接路由器,执行C5;当有一组相同的路由器信息,执行C4;当没有相同的路由器信息,执行C2;
C4.物联网Wi-Fi模块连接路由器;
C5.物联网Wi-Fi模块检测其与路由器的连接状态及所连接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包括连接检测模块和信号强度检测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联网Wi-Fi模块与路由器的连接情况:当物联网Wi-Fi模块与路由器断开,则执行C2;当物联网Wi-Fi模块与路由器连接,则完成切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联网Wi-Fi模块和路由器连接的信号强度,方法为:设置间隔时间T,物联网Wi-Fi模块每间隔T执行一次Wi-Fi扫描;当信号强度小于80dbm,执行C2;当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80dbm,则完成切换。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组合包括移动终端对获取的路由器信息进行第一次数据组合,格式及顺序为:BSSID的长度、BSSID数据、密码的长度、密码数据。将此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数据Rdata,长度为Rle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打包数据时,生成1到7的随机整数做为加密值,对Rdata数据循环左移加密值位形成数据RdataA,长度是Rle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组合包括第二次数据组合,格式和顺序如下:数据串总长度Alen、WiFi模块ID的数据长度、需要配置的通信模块的ID、加密值、RdataA、数据校验值;将此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数据串Adata,其总长度是Alen;对Adata数据中去掉最后1个字节的数据进行校验,得出的值计入数据校验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其特征是,组合数据发送方式为:离散模式基于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基于组播地址和组播长度传递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5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