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20400.9 | 申请日: | 201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付龙云;王艳芹;李彦;张英鹏;井永苹;薄录吉;孙明;仲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103/20;C12R1/11;C12R1/125;C12R1/2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复合 微生物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剂中包括微生物菌体和吸附稳定剂,所述吸附稳定剂占处理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0%~60%;所述微生物菌体由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以及短小乳杆菌组成,其中:
巨大芽孢杆菌,活菌数不低于1.0×1010 CFU/g;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来源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ATCC 14945或ATCC 11562;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不低于1.0×1010 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来源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ATCC 15134,或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1.821;
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不低于7.5×109 CFU/g;所述植物乳杆菌来源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ATCC 8014,或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号为CGMCC 1.568;
短小乳杆菌,活菌数不低于2.5×109 CFU/g;所述短小乳杆菌来源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编号为ATCC367或ATCC 13648;
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乳杆菌的活菌数之比为(2~4):(2~4):(2~4):(1~2);
所述吸附稳定剂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
海藻糖1~2份、琼脂粉3~6份,脱脂乳粉4~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稳定剂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
海藻糖1份、琼脂粉4份、脱脂乳粉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短小乳杆菌的活菌数之比为4:4: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体为经过养殖污水驯化的微生物菌体。
5.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复合微生物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以及短小乳杆菌分别经活化培养、摇瓶震荡培养、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制得各活菌发酵液;
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活菌浓度为2.0~3.0×109 CFU/mL;
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短小乳杆菌发酵液的活菌浓度为1.0~2.0×109 CFU/mL;
(2)将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短小乳杆菌发酵液混合,制得混合菌液;向混合菌液中加入吸附稳定剂,经固液分离、干燥,制得复合微生物处理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如下:
活化培养条件均为:37℃静止培养24小时,活化培养的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
摇瓶震荡培养条件均为:37℃、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24小时,摇瓶培养的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
种子培养条件均为:37℃、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24小时,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
发酵培养条件均为:37℃、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24小时,发酵培养的培养基为添加质量百分比为2 %葡萄糖的LB液体培养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植物乳杆菌和短小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如下:
活化培养条件均为:30℃静止培养24小时,活化培养的培养基为MRS固体培养基;
三角瓶静止培养条件均为:30℃静止培养24小时,三角瓶静止培养的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
种子培养条件均为:30℃静止培养24小时,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
发酵培养条件均为:30℃静止培养24小时,发酵培养的培养基为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 %葡萄糖的MRS液体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