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20342.X | 申请日: | 201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彪;陈彦焕;李玉良;李勇军;左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249/06 | 分类号: | C07D24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聂稻波;黄海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石墨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产品相对于石墨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极大改善。例如本发明的产品在二氯甲烷、氯苯、氮甲基吡咯烷酮(NMP)、四氢呋喃等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好,例如在氯苯中,产品浓度可高达5mg·ml‑1,克服了石墨炔在溶液中难以分散或者溶解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炔(graphdiyne,简称“GDY”),由sp和sp2杂化形成的一种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1,3-二炔键将苯环共轭连接形成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自2010年李玉良院士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化学合成获得以来(G.X.Li,Y.L.Li,H.B.Liu,Y.B.Guo,Y.J.Li,D.B.Zhu,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46,3256),石墨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在能量存储、催化、半导体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成为了碳材料研究中的新领域(Y.J.Li,L.Xu,H.B.Liu,Y.L.Li,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4,43,2572;Z.Y.Jia,Y.J.Li,Z.C.Zuo,H.B.Liu,C.S.Huang,Y.L.Li,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7,50,2470)。然而当下石墨炔的应用,多是通过原位合成(C.S.Huang,S.L.Zhang,H.B.Liu,Y.G.Li,G.L.Cui,Y.L.Li,Nano Energy 2015,11,481)或是超声粉碎(Z.W.Jin,Q.Zhou,Y.H.Chen,P.Mao,Li,H.H.B.Liu,J.Z.Wang,Y.L.Li,Advanced Materials 2017,28,3697),抑或添加助溶物(S.L.Li,Y.H.Chen,H.B.Liu,Y.X.Wang,L.B.Liu,F.T.Lv,Y.L.Li,S.Wang,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7,29,6087)实现,和其它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一样,在溶剂中难溶和难分散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制备可溶性石墨炔材料尤为重要,然而当下并没有相关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
其中,R1选自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两个或多个Rs取代的如下基团:C4-20烷基、C4-20烷氧基;
Rs选自卤素、OH、NH2、CN、NO2、C4-20烷基或C4-20烷氧基;
n选自1以上的数;
其中,处表示连接位点。
优选地,所述R1选自C6-18直链或支链烷基;
n选自1-200的数。
还优选地,式(I)所示的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选自如下结构:
其中,x为6、12或18。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如上式(I)所示可溶性石墨炔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炔与化合物N3-R1在铜(I)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Husigen环加成反应得到,其中,化合物N3-R1中R1具有如上所述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