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节段的截面临时预应力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0162.1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九春;薛武强;曹虹;唐俊华;任加甜;奚国栋;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截面 临时 预应力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节段的截面临时预应力实现方法,包括:用卷扬机将待安装节段吊装到位,试拼无误后将所述待安装节段脱开并在所述已安装节段截面涂抹胶黏剂;将所述待安装节段拼装到位,在两段节段顶板上安装临时预应力装置并施加第一挤压力,所述第一挤压力对节段截面的形心产生的弯矩记为第一弯矩,所述待安装节段的重力和卷扬机的拉力的合力记为第二挤压力,所述述第二挤压力对所述节段截面的形心产生的弯矩记为第二弯矩,减小所述卷扬机的拉力使第一弯矩与第二弯矩相等。第一弯矩和第二弯矩大小相等,第一挤压力形成的挤压应力均匀作用在节段截面,避免出现接缝上端压力大、下端压力小的情况,保证了胶接缝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节段的截面临时预应力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悬臂拼装工艺施工的桥梁,节段接缝一般采用胶接缝,需要在节段的截面上涂抹一定厚度的胶黏剂,以起到润滑、铆栓、防水、传递应力等作用。挤压力的施加,一般采用设置在节段梁上的临时预应力装置实现,而节段自身重量一般均由悬臂拼装设备承受。临时预应力装置一般包括张拉台座与精轧螺纹钢,具有方便操作和重复耐用的特点。
为确保预应力的有效利用,通常要求临时预应力的作用线与节段截面垂直。对设置有竖曲线的变截面桥梁来说,当节段内的空腔高度无法满足作业条件或者无空腔时,为实现胶接缝要求的挤压力,必须在梁底部设置临时预应力装置。但由于相邻节段间的梁高相差过大,梁底设置临时预应力装置很困难,主要表现为一侧的张拉台座高度过大,受力后台座容易发生倾覆。如果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势必要加大张拉台座的尺寸,相应地台座与节段梁间的锚固构造也必须加强,一方面经济投入较大,另一方面受节段梁构造影响,如波纹管、钢筋、张拉槽口等,也不一定具备构造条件。同时,由于是在梁底部施工,张拉台座的重量过大时操作起来也非常不方便。
特别是在桥梁跨越已有公路、铁路、市政道路时,受通行安全影响,在梁底设置临时预应力装置的方法相当受限,有时甚至没有条件设置。此时,只能依靠顶部临时预应装置施加挤压力,必然会导致接缝上端压力大、下端压力小,如果要达到规范要求的最小挤压力(即下端压力满足要求),只有提高所需张拉力(为确保张拉安全,必须增加张拉台座尺寸,同时加强锚固措施),最终导致截面的压应力为上大下小,无法做到均匀受压,从而给胶接缝的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节段的截面临时预应力实现方法,以实现桥梁节段的截面均匀受力,保证胶接缝的施工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节段的截面临时预应力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卷扬机将待安装节段吊装到位,试拼在已安装节段截面上,试拼无误后将所述待安装节段脱开并在所述已安装节段截面涂抹胶黏剂;以及,
将所述待安装节段拼装到位,在两段节段顶板上安装临时预应力装置并施加第一挤压力,所述第一挤压力对节段截面的形心产生的弯矩记为第一弯矩,所述待安装节段的重力和吊装所述待安装节段的所述卷扬机的拉力的合力记为第二挤压力,所述述第二挤压力对所述节段截面的形心产生的弯矩记为第二弯矩,减小所述卷扬机的拉力使所述第一弯矩与所述第二弯矩相等。
可选的,所述胶黏剂为环氧胶。
可选的,所述临时预应力装置包括预埋在两段节段顶板内的精轧螺纹钢和设置在两段节段顶板上通过所述精轧螺纹钢施加所述第一挤压力的张拉台座。
可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力传递到所述节段截面产生的挤压应力大于胶接压应力。
可选的,挤压应力为:
σ1=F1/A
其中:F1为第一挤压力,σ1为第一挤压力传递到节段截面产生的挤压应力,A为所述节段截面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胶接压应力根据桥梁结构设置且不低于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