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7269.0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曲文新;古浪;叶聪;胡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1/66 | 分类号: | B66C1/6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筒 导向块 连接架 销轴 手柄 快速插销 起吊机构 承重头 尾封板 直角孔 凸起 销孔 与门 空心圆柱体结构 导向锥面 紧固螺钉 螺纹连接 内部安装 生产效率 锁紧螺钉 外圆周面 一端设置 开口销 内端面 外壁面 外侧面 外端面 外圆周 抵接 减小 门型 平垫 起吊 锁紧 有压 开口 延伸 | ||
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包括承重头,承重头末端有销孔,销孔处安装有开口销,门型连接架的一外侧面安装有尼龙筒体,尼龙筒体成空心圆柱体结构,在尼龙筒体外圆周面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凸起与门型连接架抵接,并通过平垫和紧固螺钉锁紧,尼龙筒体的内端面与门型连接架的开口对应,尼龙筒体的外端面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尾封板,尼龙筒体的内部安装有销轴,销轴的后端延伸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外圆周面为导向锥面,导向块与尾封板之间安装有压簧;尼龙筒体的外壁面还开有直角孔,直角孔内安装有手柄,手柄与销轴之间螺纹连接。减小起吊所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
背景技术
载人潜水器的布放与回收作业是潜水器作业使用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环,整个布放与回收过程中潜水器相对于海平面时刻处于无规律随波起伏的运动状态,海况条件恶劣时需要在4~5级海况下完成载人潜水器的布放与回收,这就为潜水器的布放与回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潜水器在布放回收时都是处于无动力漂浮状态,其位置会随波浪的涌动而发生相对移动,通常潜水器脱钩挂钩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当接到布放或回收潜水器的命令后,挂钩作业人员乘坐橡皮小艇登上潜水器,作业人员需要将起吊缆绳与潜水器上起吊结构点连接。恶劣海况会对挂钩作业人员脱钩和挂钩动作造成困难,除了作业人员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及敏锐的判断力之外,还要有一套能够在瞬间完成挂钩动作的装置作为保障,因此一套快速挂钩脱钩装置对于潜水器能否顺利完成海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载人潜水器上通常采用双片吊耳结构形式(见图1,双片吊耳a),目前已经发明了一些快速脱钩挂钩装置,但均需要安装在潜水器本体上,导致了潜水器重量的增加,并且这些快速脱钩挂钩装置仅适用于具备双片吊耳结构的潜水器。但部分潜水器考虑到减阻减重及结构本身方面因素,只能采用单片吊耳结构形式(见图2,单片吊耳b),若使用普通卸扣起吊,需要作业人员双手反复拧动卸扣内销轴直至锁紧,该动作繁琐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无法解放双手通过把手稳定自身平衡,蛙人在潜水器上随波浪上下起伏时,极易落入水中导致产生危险,面临恶劣海况时该情况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从而有效的解决在海试过程中挂钩脱钩困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实用性高,能够快速的实现挂钩与脱钩动作,为潜水器海上顺利实现布放与回收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包括承重头,所述承重头一端带有吊耳,所述吊耳连接起吊缆绳,所述承重头另一端带螺纹,所述螺纹通过门型连接架上方圆孔与紧固方形螺母连接,所述紧固方形螺母两侧与门型连接架内侧面抵接,所述承重头末端有销孔,所述销孔处安装有开口销,所述门型连接架下部设置有开口,所述门型连接架的一外侧面安装有尼龙筒体,所述尼龙筒体成空心圆柱体结构,在尼龙筒体外圆周面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门型连接架抵接,并通过平垫和紧固螺钉锁紧,所述尼龙筒体的内端面与门型连接架的开口对应,尼龙筒体的外端面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尾封板,所述尼龙筒体的内部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后端延伸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外圆周面为导向锥面,所述导向块与尾封板之间安装有压簧;所述尼龙筒体的外壁面还开有直角孔,所述直角孔内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与销轴之间螺纹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承重头为机加工一体式结构,末端带螺纹,通过门型连接架上方圆孔,旋入紧固方形螺母的螺纹孔中。
所述手柄的末端带螺纹,旋入销轴的螺纹孔中。
所述导向块与销轴为一体式结构,导向块的中心为空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7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吊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预应力主梁门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