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位掺杂镍钴铝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17170.0 | 申请日: | 2019-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强;陈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绿色工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镍钴铝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氧位掺杂镍钴铝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Ni1-x-yCoxAlyO2-zXz,X包括F和/或S;
所述x为0.1~0.3;所述y为0.1~0.25;所述z为0.01~0.03;
所述正极材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比例进行配料,将镍源、钴源、铝源、掺杂元素源混合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溶胶剂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制成干凝胶,保温,使干凝胶生成蓬松粉体;
(3)将步骤(2)所得蓬松粉体与锂源、碳源在溶剂中进行球磨5~9h,混合后进行烘干,得到烘干后的粉体,锂源的添加量由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比例确定;
(4)将步骤(3)所得烘干后的粉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镍钴铝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0.15~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0.15~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为0.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F和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F与S的摩尔比为(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F与S的摩尔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平均粒径D50为10~18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平均粒径D50为13~16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比例进行配料,将镍源、钴源、铝源、掺杂元素源混合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溶胶剂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制成干凝胶,保温,使干凝胶生成蓬松粉体;
(3)将步骤(2)所得蓬松粉体与锂源、碳源在溶剂中进行球磨混合后,进行烘干,得到烘干后的粉体,锂源的添加量由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比例确定;
(4)将步骤(3)所得烘干后的粉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镍钴铝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镍源包括硫酸镍、氯化镍或硝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镍源为硝酸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包括硫酸钴、氯化钴或硝酸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为硝酸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源包括硫酸铝、氯化铝或硝酸铝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源为硝酸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绿色工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廊坊绿色工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71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