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用DC+和DC-串冷端子的冷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16188.9 | 申请日: | 2019-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臧昊哲;杨国星;臧重庆;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16;H05K7/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体 连通 导线连接孔 沉台 大功率充电 绝缘连接管 半圆通道 端子本体 冷却结构 沉槽 液冷 体内 分流结构 缺口通道 相对设置 循环冷却 插接 保证 生产 | ||
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用DC+和DC‑串冷端子的冷却结构,包括串冷端子本体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分流体。串冷端子本体包括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并通过绝缘连接管连通。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内各安装有一个分流体,分流体有连通沉槽的一端插接导线连接孔内,两个分流体的沉台相对设置。沉台与导线连接孔构成的半圆通道与绝缘连接管连通,缺口、缺口沉台与导线连接孔构成缺口通道通过连通沉槽与半圆通道连通。本发明通过在串冷端子本体内安装具有分流结构的分流体,在保证对DC+和DC‑串冷端子进行循环冷却的前提下,降低了工艺的实施难度,有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大功率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用DC+和DC-串冷端子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短时间内为新能源汽车充满电,需要大的充电电压与充电电流,公知的电缆会因导线过热而无法使用,最新的充电技术是通过使用液冷电缆解决大功率充电桩电缆过热问题的。申请号为 CN20181024972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利用绝缘冷却液在DC+与DC-液冷电缆中的冷却循环,解决大功率充电桩电缆过热问题。
现有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的串冷端子都设置在充电枪内,受限于车辆通用充电口尺寸,串冷端子内的中空腔空间狭小。串 冷端子的闭口插头端是与电动汽车充电座连接的部位,不良的接触连接会使闭口插头端产生大量的热。申请号为 CN201810250387.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充电枪专用DC+与DC-串冷端子,如图1-2所示,在DC+与DC-串冷端子的贯通口内各连通有90°弯管,两个90°弯管通过中间的绝缘橡胶管连通,冷却液在DC+与DC-串冷端子中通过90°弯管对闭口插头端进行循环冷却。
实践证明这种90°弯管结构对闭口插头端的冷却效果是符合要求的,但问题是在实际生产中,受限于中空腔空间狭小,90°弯管与贯通口的焊接工艺实施困难,焊液很容易堵塞管道,另外也不利于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用DC+和DC-串冷端子的冷却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用DC+和DC-串冷端子的冷却结构,包括充电枪液冷端子本体和绝缘连接管组件,所述的充电枪液冷端子本体包括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且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液冷端子单体的一端为与电动汽车充电座对应连接的闭口插头端,另一端为与大功率充电桩液冷电缆对应连接的电缆连接端,在电缆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液冷电缆软体导线对应连接的导线连接孔,在电缆连接端外壁上设置有突出的贯通口,两个液冷端子单体的贯通口通过绝缘连接管组件连通;所述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的电缆连接端分别与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套接,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的导线连接孔分别与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压接;每个液冷端子单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分流体,分流体将液冷端子单体的中空结构部分分为两个空腔,其中一个空腔与绝缘连接管组件连通,另一个空腔与导线连接孔连通,两个空腔之间通过连通部连通。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分流体为轴状,在轴的外圆柱面中间部位、轴平面两侧设置有缺口沉台、沉台,在其中一轴端面上设置有连通部,在另一轴端面上、缺口沉台侧设置有缺口,分流体有连通部的一端连接在导线连接孔的底部;所述DC+和DC-两个液冷端子单体内的分流体的沉台相对设置,沉台与导线连接孔构成的半圆通道与绝缘连接管组件连通,缺口、缺口沉台与导线连接孔构成缺口通道,缺口通道通过连通部与半圆通道连通。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导线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分流体的外圆柱面设置有外螺纹,分流体与导线连接孔螺接。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分流体与导线连接孔为过盈配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分流体上设置的缺口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6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