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叶天竺葵多倍体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5887.1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金韶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飞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H4/00;A01N43/90;A01N43/16;A01N41/06;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倍体 香叶天竺葵 诱导 幼苗 扩繁 萌芽 培育 葡萄糖溶液 生根培养基 移栽成活率 增殖培养基 花卉培育 生根培养 性状稳定 诱导培养 幼苗根系 培养基 植株 嵌合体 氨磺 成功率 配制 移栽 溶解 生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叶天竺葵多倍体的培育方法,属于花卉培育技术领域,包括配制:1)将诱导助剂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即得诱导溶液;2)诱导:香叶天竺葵种子置于诱导溶液中诱导培养;3)萌芽:诱导完成的香叶天竺葵种子转接到萌芽培养基中培养得多倍体幼苗;4)扩繁:选取多倍体幼苗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并鉴定;5)生根:鉴定为多倍体的植株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得幼苗后移栽。有益效果为:相对单纯使用氨磺灵时诱导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多倍体性状稳定,还有助于增加多倍体中嵌合体的含量,进而获取到色、形、味等更加优异和特殊的香叶天竺葵,培育后幼苗根系强壮,移栽成活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叶天竺葵多倍体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香叶天竺葵(学名:Pelargonium graveolens L'Herit.),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高可达1m。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肉质,密被具光泽的柔毛,有香味。原生在非洲南部,尤其是南非;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差,怕水湿和高温。香叶天竺葵因植株具有挥发性香气而广受欢迎,可用于制作精油,其成分主要有香叶草醇,香茅醇,芳樟醇等。香叶天竺葵有多种气味,包括玫瑰、柑橘、薄荷、椰子及豆蔲,与多种水果味。香叶天竺葵喜温耐旱,不耐寒,怕涝,对水分要求不高。适宜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香叶天竺葵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光照对其发育和精油含量的增加有良好的作用,年日照时数1100~1300h地区能基本满足其生长的需求,而在年日照时数1500h小时以上条件下,含油量显著增加。因此,选择栽培地区时应以日照充足向阳为主,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砂土或壤土,而粘重的土壤和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栽培。种植适宜范围要求在海拔1800m以下,霜期10d以下的地区。
由于香叶天竺葵为国外引进的杂种品种,杂种雄花不育,很难得到种子,生产上一直采用扦插繁殖,例如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711192999.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还有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810059146.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的香叶天竺葵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无论扦插繁殖还是组织培养繁殖都将导致品种单一,单产低,阻碍了优势创汇产业的持续发展。多倍体植株普遍具有器官巨大性、抗性强、新奇变异等特征,且次生代谢物含量增加,是植物育种中重要的种质资源。
据国外文献报道,目前香叶天竺葵得到多倍体植株的方法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对香叶天竺葵叶柄、根、茎段等组织的培养,先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出不定芽,从不定芽中筛选得到多倍体植株,但此法后代变异型多、操作过程复杂,需用多种培养基,成本较高。国内有关香叶天竺葵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叶天竺葵多倍体的培育方法,相对单纯使用氨磺灵时诱导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多倍体性状稳定,还有助于增加多倍体中嵌合体的含量,进而获取到色、形、味等更加优异和特殊的香叶天竺葵,培育后幼苗根系强壮,移栽成活率较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i]一种多倍体培育诱导助剂,所述诱导助剂包括:
(a)占主要成分的氨磺灵;
(b)特定重量比的米格列醇和诃黎勒酸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米格列醇和诃黎勒酸的特定重量比是25~26:1。
优选地,所述诱导助剂中的以下各项基于所述诱导助剂的总量可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存在于所述诱导助剂中:
(a)80~99.9wt%的占主要成分的氨磺灵;
(b)0.1~20wt%的特定重量比的米格列醇和诃黎勒酸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米格列醇和诃黎勒酸的特定重量比是25~2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飞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飞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5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