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4563.6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顾艺;许王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17/347 | 分类号: | B65D17/347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王圣;刘朵朵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段结构 饮口 易拉罐 碳酸饮料 拉环 罐体 罐内气体 罐体顶部 一端连接 饮料容器 预留区域 汽水 压痕 敲击 预制 饮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及方法,属于饮料容器技术领域。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拉环,二段结构、试错薄片和饮口薄片;其中在罐体的顶部通过预制压痕制成饮口薄片和试错薄片,饮口薄片靠近罐体顶部中心的一端与二段结构的一端连接,二段结构的另一端与拉环末端及试错薄片连接,饮口薄片和试错薄片之间的距离为二段结构的长度。本发明通过拉环先打开试错薄片,放出罐内气体,再通过二段结构开启饮口薄片来防止饮料喷溅,并通过引导用户敲击预留区域的设计解决喷溅,两者结合,彻底解决汽水喷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及方法,属于饮料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63年易拉罐发明一来,出于卫生和便携的理由,就一直使用易拉罐盛装碳酸饮料,但是由于碳酸饮料在摇晃、震动后分子运动加快,使碳酸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并造成体积的膨胀,于是在打开易拉罐时,二氧化碳急速上升带动饮料一同在开口喷溅而出,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及方法,在结构上消除碳酸饮料在易拉罐开启时的喷溅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碳酸饮料喷溅的易拉罐及方法,包括罐体,拉环,二段结构、试错薄片和饮口薄片;其中在罐体的顶部通过预制压痕制成饮口薄片和试错薄片,饮口薄片靠近罐体顶部中心的一端与二段结构的一端连接,二段结构的另一端与拉环末端及试错薄片连接,饮口薄片和试错薄片之间的距离为二段结构的长度。
进一步地,试错薄片远小于饮口薄片。
进一步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圆形凹槽。
更进一步地,凹槽竖向排列,在靠近罐体顶部的凹槽上贴有图标指示。
使用上述易拉罐存放碳酸饮料,并采用以下步骤打开:
步骤1:拉动拉环,使试错薄片与易拉罐顶部分离,若有气泡喷出,可逆向推动拉环,关闭试错薄片;
步骤2:根据凹槽上的图标指示敲击罐壁,使二氧化碳离开易拉罐内壁,上浮至液面之上;
步骤3:重新拉动拉环,使拉环带动二段结构将饮口薄片带离易拉罐顶部,形成饮用口;
步骤4:将拉环往反方向弯折,避免对饮用口造成阻挡,再使用饮用口饮用碳酸饮料。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拉环先打开远比饮口薄片小的试错薄片,放出罐内气体,
再通过二段结构开启饮口薄片,避免饮料喷溅。
2)在罐身设置凹槽,在便于握持的同时提醒用户通过敲击使气体快速上浮到液体表面,避免开启后携带液体一同喷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启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打开试错薄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打开饮口薄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完全开启的示意图;
其中:1为拉环、2为二段结构、3为饮口薄片、4为试错薄片、5为凹槽、6为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组合式家居储物篮
- 下一篇:托盘、承载设备、承载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