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和移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12457.4 | 申请日: | 201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亮;段扬扬;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秘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20/38;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董柏雷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设备 私钥 安全模块 交易数据 区块 身份验证 内置 身份验证信息 交易请求 用户体验 复用 解析 保管 发送 权限 提示 干预 交易 访问 成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和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对接收到的交易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交易数据;将交易数据发送至移动设备内置的安全模块请求签名;发出对用户的身份验证提示;根据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确认身份验证成功;使用安全模块产生的私钥对交易数据签名。通过本方案,移动设备通过内置的安全模块生成私钥,私钥的生成、保管和签名都是安全模块完成,无法被外界访问和干预,无法获得该私钥,提高了区块链交易签名的安全性。并且在移动设备确认每次操作时用户是否具有使用私钥权限时,复用了移动设备的识别功能,无需输入复杂的密码,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和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互联网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在区块链中,为了保证数据在整个系统中不可篡改,以及保证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可靠等原因,需要对交易数据进行签名认证。
和传统的签名不同,区块链通过数字签名对交易进行验证。数字签名使用公开密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现有的绝大部分区块链都会采用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来生产私钥和公钥,使用公钥对交易做加密处理得到交易密文,在进行交易时,再使用私钥对交易密文进行解密对交易进行签名验证。由于私钥是访问区块链网络的唯一途径,私钥一旦丢失,区块链上数据和资产就会丢失,所以私钥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区块链通常使用移动设备(例如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的软件钱包保存用户的私钥。如图1所示,用户使用软件钱包对区块链中的交易进行签名过程中,软件钱包对接收到的交易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交易数据,这时需要使用私钥对交易数据进行签名,用户首先输入解密私钥密文的密码,得到私钥,使用私钥对交易数据进行签名后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软件钱包通过用户输入的密码解密私钥的过程,会将私钥暴露在移动设备的内存中,存在安全风险。
绝大部分软件钱包都不会直接保存私钥,而是保存私钥的加密形式Keystore,或者其他加密算法得到的密文,不管是Keystore还是其他形式的密文,都需要用户保管好相应的解密密码,密码越复杂安全性就会越高,这也使得用户每次都要输入复杂的密码,导致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和移动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区块链签名方案中存在的安全性差以及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块链签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设备对接收到的交易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交易数据;
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内置的安全模块请求签名;发出对用户的身份验证提示,所述身份验证提示是在所述安全模块请求所述移动设备验证用户使用私钥的权限后,移动设备发出的;
根据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确认身份验证成功;
使用所述安全模块产生的私钥对所述交易数据签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钱包应用、安全模块和系统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钱包应用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易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交易数据;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设备内置的安全模块请求签名;
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易数据;向所述系统处理模块发送验证用户使用私钥权限的请求;接收所述系统处理模块发送的身份验证成功结果;使用产生的私钥对所述交易数据签名;
所述系统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模块发送的验证用户使用私钥权限的请求;发出对用户的身份验证提示;根据接收的身份验证信息,确认身份验证成功;将身份验证成功结果发送的所述安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秘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秘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2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