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2194.7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海;陈利军;贾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海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血袋 通槽 挤压辊 滑块 底板 成分分离装置 对称设置 左右两侧 检验科 血细胞分离 对称固定 对称开设 滑动安装 固定的 侧板 块侧 血浆 挂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和储血袋;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储血袋设置于顶板的下方,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储血袋进行固定的挂钩;所述储血袋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机架,机架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储血袋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辊,位于前侧的挤压辊的左右两端与两个位于上侧的通槽内部的滑块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挤压辊的左右两端与两个位于下侧的通槽内部的滑块固定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快速彻底,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是一种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
血液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组织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血液储存着人体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验血。
血液是在循环系统中,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血液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类的血液具有凝血机制,血小板破裂时,会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等凝固成为血饼,剩余的透明液体就叫做血清。
检验科经常需要进行血液成分分离,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机械离心后使用分浆夹或者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红细胞和血浆的分离,但离心作用不易控制,对应血液成分影响较大,影响后续检测,现有技术也采用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分离,但是现有的挤压装置效果较差,挤压不充分,从而导致血液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成分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和储血袋;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储血袋设置于顶板的下方,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储血袋进行固定的挂钩;所述储血袋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机架,机架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储血袋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辊,位于前侧的挤压辊的左右两端与两个位于上侧的通槽内部的滑块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挤压辊的左右两端与两个位于下侧的通槽内部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储血袋的下方呈漏斗形结构,储血袋底部连通有下料管,储血袋底部还固定安装有漏斗形的过滤膜,过滤膜与储血袋底部形成有存储血浆的空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通过支架与侧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通槽均与储血袋平行设置,两个通槽位于储血袋上部端头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通槽位于储血袋下部端头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下方位于机架的外侧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上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旋转轴的下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旋转轴的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套的外侧与侧板滑动连接,第一螺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上还固定安装有带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海,未经陈秀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2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