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用焦粉预处理工艺、铁矿烧结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1175.2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才;周志安;胡兵;刘克俭;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0 | 分类号: | C10L5/00;C10L5/04;C10L5/40;C22B1/16;C22B1/2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用焦粉 预处理 工艺 铁矿 系统 | ||
1.一种烧结用焦粉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石灰输送至第一级圆筒(1)中,并且在第一级圆筒(1)中喷入水,生石灰在第一级圆筒(1)中消化,得到石灰乳;
2)将步骤1)得到的石灰乳输送至第二级圆筒(2)中,同时将焦粉和铁精粉输送至第二级圆筒(2)中,石灰乳、焦粉、铁精粉在第二级圆筒(2)中混合,形成一种以焦粉为核、石灰乳挂浆、铁精粉裹覆的燃料结构;
其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级圆筒(1)中设有第一旋转轴(101),第一旋转轴(101)上设有叶片;第一旋转轴(101)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第一旋转轴(101)上的叶片搅拌、混合生石灰和水;生石灰和水在第一级圆筒(1)消化混合,同时向第一级圆筒(1)排料口的方向输送;步骤2)中所述第二级圆筒(2)设置在第一级圆筒(1)的正下方,第一级圆筒(1)输送物料的方向和第二级圆筒(2)输送物料的方向相反;经过第一级圆筒(1)消化得到的石灰乳进入第二级圆筒(2)中;第二级圆筒(2)中设有第二旋转轴(201),第二旋转轴(201)上设有叶片,第二旋转轴(201)逆时针方向旋转;石灰乳、焦粉、铁精粉通过第二旋转轴(201)上的叶片搅拌、混合,同时向第二级圆筒(2)排料口的方向输送。
2.一种铁矿烧结工艺,该工艺以下步骤:
1)将生石灰输送至第一级圆筒(1)中,并且在第一级圆筒(1)中喷入水,生石灰在第一级圆筒(1)中消化,得到石灰乳;
2)将步骤1)得到的石灰乳输送至第二级圆筒(2)中,同时将焦粉和铁精粉输送至第二级圆筒(2)中,石灰乳、焦粉、铁精粉在第二级圆筒(2)中混合,形成一种以焦粉为核、石灰乳挂浆、铁精粉裹覆的燃料结构;
3)将步骤2)得到的以焦粉为核、石灰乳挂浆、铁精粉裹覆的燃料结构与其它含铁原料、熔剂混合,得到烧结料,将烧结料输送至烧结机进行烧结,得到烧结矿;
其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级圆筒(1)中设有第一旋转轴(101),第一旋转轴(101)上设有叶片;第一旋转轴(101)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第一旋转轴(101)上的叶片搅拌、混合生石灰和水;生石灰和水在第一级圆筒(1)消化混合,同时向第一级圆筒(1)排料口的方向输送;步骤2)中所述第二级圆筒(2)设置在第一级圆筒(1)的正下方,第一级圆筒(1)输送物料的方向和第二级圆筒(2)输送物料的方向相反;经过第一级圆筒(1)消化得到的石灰乳进入第二级圆筒(2)中;第二级圆筒(2)中设有第二旋转轴(201),第二旋转轴(201)上设有叶片,第二旋转轴(201)逆时针方向旋转;石灰乳、焦粉、铁精粉通过第二旋转轴(201)上的叶片搅拌、混合,同时向第二级圆筒(2)排料口的方向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轴(201)为偏心设置;和/或
第二级圆筒(2)的筒体(202)为旋转结构;第二级圆筒(2)筒体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旋转轴(201)的方向相反;石灰乳、焦粉、铁精粉在第二级圆筒(2)中受到第二级圆筒的筒体(202)和第二旋转轴(201)相反方向旋转的剪切力,形成对流,混合,将铁精粉和石灰乳包裹在焦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轴(201)的旋转速度与筒体(202)的旋转速度比为5-2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轴(201)的旋转速度与筒体(202)的旋转速度比为7-1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轴(201)的旋转速度与筒体(202)的旋转速度比为8-10:1。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生石灰和水的重量比为1:0.5-5;和/或
步骤2)中:石灰乳和铁精粉的重量比为1:0.2-2;铁精粉和石灰乳的混合物的重量总和与焦粉的质量之比为1:0.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11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瑕疵线上自动辨识系统
- 下一篇:一类磺酰基型化合物用作氯化试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