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0604.4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方菲;王慧莉;李昆;鲍国中;潘中元;张雷;陈利;贾亚洲;王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21/20;G08B25/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辐射监控 控制终端 微型处理器模块 数据分配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 报警系统 采集模块 远程环境 报警 控制报警模块 湿度检测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现场监控模块 模块控制 散热模块 信号连接 主控模块 散热 辐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报警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与数据分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分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电性连接微型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模块与A/D转换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模块与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现场监控模块和辐射监控模块。有益效果:当辐射有异样的情况发生时,控制终端模块控制主控模块进行报警,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进行报警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设有的散热模块对辐射监控模块进行散热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监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辐射是指由场源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再返回场源的现象,通常采用辐射监测仪对环境中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辐射的强度进行监测,但对于辐射监测仪的监测输出数据的读取、换算等处理,通常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存在误读、误报等人为操作错误风险,自动、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并且,目前针对于环境辐射超标的报警操作,也通常依靠人工操作报警按钮的方式来实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报警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与数据分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分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电性连接微型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模块与A/D转换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模块与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现场监控模块和辐射监控模块,所述现场监控模块连接报警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包括数据对比模块和数据参数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和所述数据参数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内设有所述数据储存模块,所述控制终端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远程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报警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辐射监控模块内部设有散热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模块和灯光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模块位于所述报警模块内部,所述灯光模块固定在所述报警模块外壁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辐射监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现场监控模块连接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互联网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集模块采集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现场监控模块和辐射监控模块所检测的现场信息,所检测的现场信息再通过采集模块传输带A/D转换器模块,A/D转换器模块再将信息转换成数字传输到微型处理器模块,微型处理器模块通过数据接收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无线通讯模块上,无线通讯模块可将数据信息远程输送至数据分配模块,数据分配模块将数据传送至控制终端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环境辐射监控,控制终端模块包括数据对比模块和数据参数模块,数据分配模块将辐射数据发送到控制终端模块内的数据对比模块内,数据对比模块和数据参数模块对辐射进行对比,当辐射有异样的情况发生时,控制终端模块控制主控模块进行报警,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进行报警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设有的散热模块对辐射监控模块进行散热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