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域资源确定方法、频域资源调度的指示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10021.1 | 申请日: | 2019-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柯颋;王达;刘建军;邵华;董静;王启星;刘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231 | 分类号: | H04W72/231;H04W72/232;H04W72/04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确定 方法 调度 指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域资源确定方法、频域资源调度的指示方法及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应用于终端的所述频域资源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分配给所述终端的RB在第一RB组中的相对位置,整个传输带宽的RB被按序划分成第一指定数量个第一RB组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RB组中的RB数量为a,其他的所述第一RB组中的RB数量为b,a<b。本发明能够明确分配给终端的不均等interlace结构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域资源确定方法、频域资源调度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辅助授权接入)中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采用interlace(交织)结构。Interlace的结构就是将UE(终端)占用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在全带宽中打散,例如,如图1所示,interlace1分配给UE1,interlace2分配给UE2等等。从每个UE角度来看,其发送波形几乎占满了整个频带。采用interlace的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OCB(occupy channel bandwidth,占用信道带宽)的法规要求,法规要求占用传输带宽的80%频谱。但是,用户上行发送时,因为发送功率受限的问题,不可能占满整个频带发送,因此采用interlace结构以占用80%以上的带宽。
对于LTE系统,上行带宽可以为20MHz或者10MHz,20MHz的带宽包含100个PRB,10MHz的带宽包含50个PRB。因此,上行带宽中的100或者50个PRB被分为10组(cluster),每组中包含10或者5个PRB,每个UE占用每组中一部分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资源,同一个UE在不同组中占用的PRB资源的位置和大小一致。因此,在为UE分配上行资源时,仅指示第一组的PRB占用情况即可。
但是在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支持不同大小的上行带宽,以及不同子载波间隔,其可用的PRB数目如下表2和表3,其中,SCS是subcarrier space的简称,中文名称为:子载波间隔;NRB为可用的RB数量。
表2 6GHz以下
表3毫米波
我们以15KHz,20MHz为例,其可用的PRB数目为106,如果仍然采用LTE的均匀等分的interlace结构,会导致最后有几个RB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例如,对于15KHz,20MHz内可用于interlace结构的RB个数为106,分为10组,其中每个组中包含10个RB,剩余最后6个RB不能使用。其他的带宽,子载波间隔的情况类似,都存在资源浪费。因此,很多公司提出了不均等的interlace结构,也即,每个RB组的RB数量并不是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分配给各个终端的interlace中的RB数量也并非完全一致的。
对于不均等的interlace结构,分配给UE的RB在各组内的位置和大小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图2中的第一种情况(Case1)是将前10组中序号为4,5(从0开始编号)的RB以及最后一组中序号为4,5的RB分配给UE,但是图2中的第二种情况(Case2)是将前10组中序号为4,5,6的RB分配给UE,最后一组中只将序号为4,5的RB分配给UE。目前尚没有一种频域资源确定方法,针对上述两种情况,都能明确确定分配给终端的频域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域资源确定方法、频域资源调度的指示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尚没有针对不均等的interlace结构的频域资源确定方法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