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电极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9653.6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辉;房洪亮;卢晓辉;付建飞;王宇驰;范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电极 用挂壁 定向 固定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测量电极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锚杆、橡胶扶手、测量电缆挂钩、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阻尼固定旋转盘Ⅰ、阻尼固定旋转盘Ⅱ、电极套管和角度读数器,所述的橡胶扶手设置在锚杆右侧的上部,测量电缆挂钩亦设置在锚杆右侧,且设置在橡胶扶手的下部;在锚杆的左侧垂直设有上连接支杆和下连接支杆,阻尼固定旋转盘Ⅰ与上连接支杆转动连接,所述的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与阻尼固定旋转盘Ⅰ固定连接,所述的阻尼固定旋转盘Ⅱ与下连接支杆转动连接,角度读数器和定向旋转电极套管固定连接在阻尼固定旋转盘Ⅱ上。采用本装置使测量电极测量角度精确,可以准确采集定向数据,有效地解决了边坡体探测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电极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矿产资源的井下开采,露天开采具有开采量大、矿石回收率高、生产安全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国内众多矿山均采用露天开采模式。但随着露天开采的持续进行,露天采场的采矿深度不断加深,山顶采场变为平地采场,平地采场再变为深坑采场,一直变为深凹露天采坑,采坑底部距离地表达几百米,采坑两侧便形成了高陡边坡。
上述高陡边坡在露天金属矿山,特别是露天铁矿中,经常遇到。对于高陡边坡,由于采挖造成的区域应力场变化和周围岩石的支撑力卸载,极易造成边坡岩石的崩落,如遇内部断层发育,加上雨季的影响,还易形成滑坡体,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轻则砸毁和掩埋生产车辆,重则造成露天采场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为此,急需查明高陡边坡内部一定方向内的地质情况和岩石破裂状况,及时处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目前,面对高陡边坡内地质情况和岩石破裂状况的查明问题,最佳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地质“CT”,也就是目前带有定向装置的高密度电法设备。这类设备在地表和测井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探测成果。但对于边坡来说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坡度,并暴露于地表,传统测量电极无法满足其需要,也无法对一定角度下的地质体进行精确探测,同时无法固定测量电缆。此种情况下,急需发明一种定向固定装置,使传统电极通过它的固定,可以实现定向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为了解决传统测量电极无法精确定向测量,无法开展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的地质“探伤”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测量电极
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测量电极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带有锤击安全帽,下部为入地端圆锥尖头的锚杆、橡胶扶手、测量电缆挂钩、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Ⅰ、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Ⅱ、360°定向旋转电极套管和角度读数器,所述的橡胶扶手设置在锚杆右侧的上部,测量电缆挂钩亦设置在锚杆右侧,且设置在橡胶扶手的下部;在锚杆的左侧垂直设有上连接支杆和下连接支杆,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Ⅰ与上连接支杆转动连接,所述的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与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Ⅰ固定连接,所述的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Ⅱ与下连接支杆转动连接,角度读数器和360°定向旋转电极套管固定连接在360°阻尼固定旋转盘Ⅱ上。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测量电极用挂壁定向固定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把锚杆的入地端圆锥尖头对准待测高陡边坡地面,同时确证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的垂向指针与锚杆平行,然后以入地端圆锥尖头为支点,左右调节圆锥尖头进入边坡岩体的方向,当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内的小气泡在中心时,锤击锚杆的锤击安全帽,使入地端圆锥尖头进入岩体,以保证锚杆垂直大地水准面进入岩体;
2)固定完锚杆后,当需测量高陡边坡垂直下方的电性层分布时,旋转360°定向旋转电极套管,使角度读数器90°刻度对准垂向指针调节水准泡的指针,即可进行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9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