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8682.0 | 申请日: | 201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谦一;藤原功;数家靖央;坂本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5/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该偏光板使用常用的PET膜作为偏光板保护膜,在搭载有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尤其出于防止黑色显示发白的目的而在观看侧使用具有低雾度的防眩层、透明硬涂层的表面膜,也没有倾斜彩虹纹等问题,辨识性良好,且能够廉价制造。该偏光板的特征在于,含有使碘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取向而成的偏光元件,在上述偏光元件的一个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层叠有光散射膜层,上述光散射膜层以聚酯树脂系拉伸膜为基材并在偏光元件侧具有光散射层,上述光散射层中,1)内部雾度为50~95%,2)表面凹凸形状基于JIS B0601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3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有光散射膜层的偏光板以及搭载有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LCD)因薄型、轻量且耗电小而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利用粘着剂在液晶单元的两侧贴合偏光板而成的液晶面板部件,通过利用液晶面板部件控制从背光源部件发出的光而进行显示。这里,偏光板由偏光元件及贴合于其两侧的保护膜构成,一般的偏光元件通过利用碘或二色性色素对拉伸后的聚乙烯醇(PVA)系膜进行染色而获得,作为保护膜,主要使用酰化纤维素膜。
对于这样的LCD,也一直要求进一步的薄型轻量化、成本削减。作为应对这些要求的提案,尝试了将偏光板保护膜中的在贴合于LCD时位于外侧的酰化纤维素膜置换为廉价且机械强度优异的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也称为PET膜)。
然而,众所周知,如果将酰化纤维素膜置换为常用的PET膜,则从倾斜方向看去时,彩虹状的斑纹(以下也会简称为“倾斜彩虹纹”)会显眼,存在辨识性变差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
对于这样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贴合于液晶单元背面侧的偏光板的背面侧保护膜中使用拉伸PET膜,并使观看侧偏光板的观看侧保护膜成为具有高雾度的防眩层的防眩膜,从而降低倾斜彩虹纹。然而,该方法中,倾斜彩虹纹的改善也不充分,而且,由于在观看侧具有高雾度的防眩层,使得室内照明光会在防眩层表面发生散射反射,显示画面整体存在尤其是黑色显示发白的问题,导致了图像品质显著下降的结果。为了防止黑色显示的发白,必须在观看侧使用具有低雾度的防眩层、透明硬涂层的保护膜(以下也简称为“低雾度膜”)。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背光光源使用了白色发光二极管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配置于入射光侧的偏光板(也称为“背面侧偏光板”)的入射侧偏光板保护膜或配置于出射光侧的偏光板(也称为“观看侧偏光板”)的出射光侧保护膜使用面内延迟为3000~30000nm的聚酯膜,从而能够抑制上述倾斜彩虹纹。
然而,虽然这样的具有高面内延迟的聚酯膜已经上市,但与常用的PET膜相比价格高,因而不适合于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用途。进一步,由于面内延迟与厚度成比例,因此难以为了得到具有上述那样的高面内延迟而使膜厚变薄,不适合于薄型轻量化的用途。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3中,背光光源需要使用发光光谱宽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但近年来,为了扩大颜色再现区域,尝试了使用发光光谱尖锐的光源(例如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3的内容也不适合于这样的用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7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09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1/16219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69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位差膜和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波长依赖型双功能全介质超表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