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08429.5 | 申请日: | 2019-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炜;吴梅香;郑丽祯;林凌鸿;何肖云;李建宇;史梦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瓜 特异性引物 检测 特异性引物序列 农产品进出口 快速检测 种特异性 可用 鉴别 监测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用于鉴定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所述特异性引物序列如下:28S‑parF:5’‑CGGAATTCAGAATTTGTGGCGTTTAC‑3’;28S‑marR:5’‑CGGCCATATTACAAGAAT‑3’。本发明基于28S rDNA种特异性PCR方法,建立了木瓜秀粉蚧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完全可用于木瓜秀粉蚧的准确鉴别及其检测监测,对保障农产品进出口安全、有效阻截其进一步扩张蔓延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鉴定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木瓜秀粉蚧(
木瓜秀粉蚧自从1995年在圣马丁报道危害之后,随即扩散至中美洲、北美洲、太平洋地区、非洲、亚洲等地区至少20个国家或地区,并给中美洲部分国家、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关岛、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地区的木瓜产业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木瓜秀粉蚧入侵中国台湾;2013年我国首次在云南采集到该虫; 2017年9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的木瓜和茄子上发现该虫危害,同年10月于福建省漳州市天宝镇木瓜和肿柄菊上均有采集到该虫。
木瓜秀粉蚧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其寄主包括果树、粮食、观赏花卉以及绿植杂草等68科264种植物,是一种蔓延性强,生命力强,繁殖力强的重要潜在经济害虫。与其他粉蚧相同,木瓜秀粉蚧以口针刺吸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导致寄主植物的叶片畸形、失绿、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其分泌的蜜露尚能诱发煤烟病,影响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目前,木瓜秀粉蚧的鉴定主要依靠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粉蚧类昆虫由于其体型较小,且形态特征差异极其微小,特别是近缘种粉蚧更是难以区分鉴定。区分识别粉蚧对技术人员的鉴定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依据传统形态学特征鉴定粉蚧费时费力。因此,目前需要开发出一套科学先进的快速检测和区分鉴定木瓜秀粉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鉴定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对木瓜秀粉蚧28S rDNA的序列分析,并基于28S rDNA的种特异性PCR方法设计了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并通过与其他粉蚧类昆虫对照,进行种特异性的验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鉴定木瓜秀粉蚧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如下:
28S-parF:5’-CGGAATTCAGAATTTGTGGCGTTTAC-3’;
28S-marR:5’-CGGCCATATTACAAGAAT-3’。
所述的引物在鉴定木瓜秀粉蚧中的应用。
以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所述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如果电泳结果出现446 bp DNA目的条带,则待测样本为木瓜秀粉蚧。
所述PCR扩增体系为为:2xTaq PCR MasterMix12.5 μL,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各1.5μL,模板DNA 1 μL,ddH2O 8.5 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