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07695.6 | 申请日: | 2019-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0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起;胡文博;杨丰辰;张忍永康;李兆中;赵勇;蔡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05;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传感 人体 体征 信息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所述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包括振动接收模块、中继传递模块、光干涉发生模块和光干涉信号分析模块,其中,所述中继传递模块用于连接所述振动接收模块和所述光干涉发生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位移振动动作,并将所述位移振动动作传递至所述中继传递模块;
所述中继传递模块包括第一振动放大部件和应变光学膜部件,所述第一振动放大部件用于将来自所述振动接收模块的位移振动动作进行关于第一放大系数K1的放大处理,并将经过所述放大处理后得到的位移振动动作传递至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中,并驱动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产生与所述人体生理活动之间存在时间关联性的位移振动动作;
所述光干涉发生模块包括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的光发射端面与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中的光学膜面共同组成一光学谐振腔,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纤在所述光学谐振腔内往返传播并发生干涉效应;
所述光干涉信号分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光学谐振腔中干涉效应对应的光干涉信号,并根据所述光干涉信号获得所述人体生理活动对应的体征参数;
所述振动接收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振动接收盖体、第二振动接收盖体和固定筒;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与第二振动接收盖体相互嵌合;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用于接收所述位移振动动作;所述第二振动接收盖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并为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提供弹性恢复力;所述固定筒与所述第二振动接收盖体的底面接触,所述固定筒用于容置所述中继传递模块,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与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接收盖体包括第一弹性圆形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弹性圆形部外周设置的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弹性圆形部包括第一弹性凸膜和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凸膜底面中央处的活塞柱;所述第一弹性圆形部的外周侧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内环周侧呈预设角度平滑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凸膜相对于所述第一环形部所在的平面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凸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厚度;所述活塞柱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膜一体设置的圆柱体以及设于所述圆柱体底端的第二振动放大部件,所述第二振动放大部件与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直接接触,所述第二振动放大部件对所述位移振动动作进行关于第二放大系数K2的放大处理后传递至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接收盖体包括第二弹性圆形部和围绕所述第二弹性圆形部外周设置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弹性圆形部包括第二弹性凸膜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凸膜中央处的通孔;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部所在的平面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凸膜的曲率半径,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凸膜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膜只在局部区域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厚度;所述活塞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应变光学膜部件直接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上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嵌合凸起,所述第二环形部上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嵌合凹槽,所述若干嵌合凸起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若干嵌合凹槽中的每一个相互结合以实现所述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之间的全平面接触嵌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人体体征信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凸膜与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相抵接的局部区域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膜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微结构,所述若干第一微结构与所述若干第二微结构相互嵌合,以实现所述第一弹性凸膜和所述第二弹性凸膜在所述局部区域中无空气间隙的紧密接触;在所述第一弹性凸膜与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的非相抵接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弹性凸膜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二弹性凸膜的曲率半径R2满足R1≥3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76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马鱼伤口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皮肤图像的皮肤评价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