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的大规模非正交多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7480.4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俞光华;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25/02;H04L25/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大规模 正交 接入 方法 | ||
1.一种低成本的大规模非正交多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站根据信道长期统计信息,获得所有下行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信息αi,i=1...N,其中N为设备的数量;
2)基于下行信道的大尺度衰落信息,基站将设备分为M个簇,其中第m个簇包含Nm个设备;
3)基站根据时长优化方案确定信道估计阶段、上行数据传输阶段和下行数据传输阶段的时长;
4)信道估计阶段,基于一种非正交的信道估计方法,基站可以获得第m个簇的散射部分的等效信道状态信息
5)基站根据所获得的等效信道状态信息,为第m个簇设计接收波束和发射波束
6)在上行数据传输阶段,所有设备的信号通过叠加编码的方式发送出去,基站通过接收波束接收信号;
7)基站接收信号,通过串行干扰抵消方法获取有效信号;
8)在下行数据传输阶段,基站将每个簇内的所有设备的信号进行叠加编码,然后通过发射波束对叠加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最后将波束成形后的信号一起发射出去;
9)设备接收信号,通过串行干扰抵消方法获取有效信号;
步骤3)中所述的时长优化方案为:
a)给定一个时隙τ内消耗的总能量的表达式:其中分别表示第i个簇中第j个设备的导频发射功率、上行数据传输功率和下行数据传输功率,τp,τu,τd则分别表示待优化的导频长度、上行数据传输长度和下行数据传输长度,ε代表为了平衡基站和设备发射功率的权重因子;
b)根据传输性能要求,给定每个设备的最小上行传输速率和最小下行传输速率,第m个簇中第n个设备的最小上行传输速率定为最小下行传输速率定为即其中分别表示上行数据传输速率的下界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的下界,符号表示“对所有的”;
c)将转化为其中和分别表示上行数据传输的等效信干噪比和下行数据传输的等效信干噪比;
d)设定导频序列长度τp≥M,上行数据传输长度τu≥0,下行数据传输长度τd≥0,同时三段时长之和满足τp+τu+τd≤τ;
e)利用单纯形法或者cvx工具获取使得总能量消耗最少的τp,τu,τd时长分配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74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