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06955.8 | 申请日: | 2019-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壮;姜邵君;杨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兴达伟业矿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20/20 | 分类号: | A23K20/20;A23K20/163;A23K20/158;A23K40/3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元素预混料 重量百分比 包膜材料 动物饲料 微量元素 颗粒化 粘结剂 包膜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 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营养素 磷酸酯淀粉 不良气味 缓慢释放 快速生长 绿色环保 原料组成 香豆胶 重量份 肠道 保质期 采食 减量 减排 维生素 刺激 | ||
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量元素预混料100份(给个范围)、颗粒化粘结剂3‑13份、包膜材料1‑5份;所述包膜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季铵型阳离子淀粉45%‑70%、丙二醇单硬脂酸酯30%‑55%。所述颗粒化粘结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羟乙基甲基纤维素40%‑60%、香豆胶15%‑35%、磷酸酯淀粉10%‑2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消除了不良气味的刺激;延长保质期;使微量元素对维生素、油脂等其他营养素的干扰降到最低;使元素在鸡猪鱼等肠道内缓慢释放,促进均匀采食、快速生长、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动物利用率,从而可以减量添加,绿色环保,是一种高效减排的微量元素预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微量元素预混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是维持动物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满足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近年来微量元素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热点,氨基酸螯合物、蛋白盐等相继上市,这些有机类产品由于价格昂贵、作用机理不明、研究结论不一致,因而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还是以无机微量元素为主。硫酸盐类无机微量元素价格低廉,可满足动物对各种微量元素的营养需求。但是硫酸盐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刺鼻的粉尘对饲料企业员工操作不利、不同元素之间会发生互作、长时间贮存出现结块变色、无机离子对维生素和油脂等营养素的氧化催化使有效作用大幅度降低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改善无机微量元素品质、提高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量元素预混料100份、颗粒化粘结剂3-13份、包膜材料1-5份;所述包膜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季铵型阳离子淀粉45%-70%、丙二醇单硬脂酸酯30%-55%。
所述颗粒化粘结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羟乙基甲基纤维素40%-60%、香豆胶15%-35%、磷酸酯淀粉10%-25%。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颗粒粘结技术并对颗粒进行包膜,减少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氧化损失;降低微量元素对饲料中油脂的催化氧化作用;
2)本发明包膜后的颗粒混料在动物肠道内缓慢释放,延迟消化,增加吸收,可提高微量元素的体内利用率,由此便可以减少微量元素的添加使用量,减少排放,高效环保。
3)本发明物料使用简单,将此微量元素预混料与其它饲料原料均匀混合即可,解决了粉状矿物质扬尘、刺激生产工人呼吸系统的难题;
4)本发明消除了不良气味的刺激;延长保质期;使微量元素对维生素、油脂等其他营养素的干扰降到最低;使元素在鸡猪鱼等肠道内缓慢释放,促进均匀采食、快速生长、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动物利用率,从而可以减量添加,绿色环保,是一种高效减排的微量元素预混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范围不仅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微量元素预混料100份、颗粒化粘结剂3-13份、包膜材料1-5份;所述包膜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季铵型阳离子淀粉45%-70%、丙二醇单硬脂酸酯30%-55%。
所述颗粒化粘结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羟乙基甲基纤维素40%-60%、香豆胶15%-35%、磷酸酯淀粉10%-25%。
本发明一种动物饲料包膜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制备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兴达伟业矿物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兴达伟业矿物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