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6835.8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勾新勇;王永强;石荣山;孙永喜;张秀荣;田顺涛;刘宗政;吕新庆;刘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会会;李海建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炉体 布置结构 电炉氧枪 氧燃枪 集束 炉壁 偏心区 冷区 凸腔 炉内冷却 生产效率 脱碳效率 冶炼周期 有效解决 水冷块 盖板 电炉 减小 漏水 炉内 水冷 碳枪 安全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包括:电炉炉体;设置于电炉炉体上的电炉凸腔;设置于电炉炉体炉壁上的集束氧燃枪;设置于电炉炉体炉壁上的碳枪。该电炉氧枪布置结构中,由于未在偏心区设置集束氧燃枪,而是将集束氧燃枪全部布置在了电炉炉体的炉壁上,因此有效解决了偏心区凸腔水冷盖板及枪上方水冷块漏水的问题,不仅能够减小炉内冷区面积,及消除炉内冷却冷区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脱碳效率,缩短冶炼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更有效的实现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的电炉冶炼技术是围绕着缩短电炉冶炼周期这一核心技术发展起来的,高效的将氧气输入到电炉炉内对提高电炉炼钢的冶炼节奏、降低生产成本非常重要。目前电炉炼钢氧气产生的化学能在电炉能量输入中已占了较大的比例,达到30%以上,特别是电炉采用热装铁水之后,化学能比例达到电炉总能量输入的50%以上,大量输入氧气已成为现代电弧炉炼钢工艺的一个重要特点。
目前大多数电炉采用3支炉壁氧枪,1支偏心区氧枪和2支可以独立工作的碳枪进行布置,由于偏心区氧枪枪位较高,其可以起到消除冷区的作用,脱碳效率却较低,从而容易造成偏心区凸腔水冷盖板及枪上方水冷块漏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氧枪供氧能力不足,熔池搅拌能力差,成分、温度均匀性差,易发生爆发性喷溅,影响操作安全,脱碳效率低,冶炼周期长,当冶炼低磷钢或铁水比增加后,冶炼周期长,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偏心区凸腔水冷盖板及枪上方水冷块漏水的问题,能够起到减小炉内冷区面积,及消除炉内冷区的作用,提高脱碳效率,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实现安全生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偏心区凸腔水冷盖板及枪上方水冷块漏水的问题,能够起到减小炉内冷区面积,及消除炉内冷区的作用,提高脱碳效率,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实现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炉氧枪布置结构,包括:
电炉炉体;
设置于所述电炉炉体上的电炉凸腔;
设置于所述电炉炉体炉壁上的集束氧燃枪;
设置于所述电炉炉体炉壁上的碳枪。
优选的,所述集束氧燃枪包括第一集束氧燃枪,第二集束氧燃枪,第三集束氧燃枪,第四集束氧燃枪和第五集束氧燃枪。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束氧燃枪与所述电炉凸腔的凸腔中轴线的夹角为55度-65度;
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与所述电炉凸腔的凸腔中轴线的夹角为55度-65度;
所述第一集束氧燃枪和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之间的夹角为110度-130度。
优选的,所述第五集束氧燃枪与所述电炉凸腔的凸腔中轴线的角度为25度-35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与所述电炉凸腔的凸腔中轴线的角度为40度-50度,且朝向所述电炉炉体的中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集束氧燃枪和所述电炉凸腔的凸腔中轴线的角度为20度-30度。
优选的,所述碳枪包括第一碳枪和第二碳枪,所述第一碳枪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束氧燃枪和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之间,所述第二碳枪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和所述第三集束氧燃枪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集束氧燃枪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炉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电炉出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