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低变形抗力易切削的铝合金铸锭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04941.2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欢;罗涛涛;周江平;余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18 | 分类号: | C22C21/18;C22C1/02;C22C1/06;B22D11/114;C22F1/0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王宇 |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变形 抗力 切削 铝合金 铸锭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大直径低变形抗力易切削的铝合金铸锭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铸锭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元素:Si 0.30~0.80%、Fe 0.10~0.60%、Cu 3.4~4.4%、Mn0.50~0.90%、Mg 0.50~1.3%、Cr 0.01~0.08%、Zn 0.05~0.40%、Bi 0.40~1.0%、Ti0.03~0.10%、Sn≤0.0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且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单个含量≤0.05%,总量≤0.15%;
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铝锭置于矩形反射炉内,熔化升温至760~780℃,加入各类合金材料,电磁搅拌20~30min后,一次精炼15~30min,取样分析化学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补料和补料精炼,二次精炼15~30min,继续升温至760~780℃,得到化学成分均匀、内部纯净的铝熔体;将铝熔体经流槽、在线除气、双级过滤后引入结晶器平台进行铸造,铸造保持时间20~50s,0mm<铸造长度<50mm内的铸造速度25~30mm/min,铸造长度50~150mm的铸造速度35~45mm/min,铸造长度大于150mm的铸造速度45~50mm/min,并在线加入晶粒细化剂,冷却水流量为60~200t/h,在铸造收尾阶段,铸锭刚脱离石墨环后,停止铸机下行,冷却水流量调整为40~60t/h,保持30~40min;铸锭经水浸超声探伤后,进行高温扩散处理,包括升温、保温和冷却过程;
且所述的一次精炼和二次精炼采用纯度99.999%以上的氮气喷粉精炼,精炼剂为用量2~3kg/t的Al,所述的补料精炼采用纯度99.999%以上的氮气吹入CCl4,精炼剂用量为0.1~0.3kg/t的Al;所述的结晶器平台上方的保温帽处插入液面以下30~100mm,使用超声波发生器且超声波频率为0.5~3MHz;所述的高温扩散处理的升温过程为三段式,包括一段以40~60℃/h,从室温升至250℃;二段以50~75℃/h,从250℃升至400℃;三段以40~60℃/h,从400℃升至500℃;所述的高温扩散处理保温温度460~550℃,保温时间18~20h;所述的高温扩散处理的冷却过程为三段式,包括一段在热处理炉内以8~20℃/h冷至400~420℃,二段转入保温炉内以15~30℃/h冷却至250~280℃,三段转出保温炉外空冷。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大直径低变形抗力易切削的铝合金铸锭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线除气为真空在线除气装置。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大直径低变形抗力易切削的铝合金铸锭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级过滤采用泡沫陶瓷过滤板,一级过滤为50ppi,二级过滤为80ppi。
4.根据权利1所述的大直径低变形抗力易切削的铝合金铸锭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线加入晶粒细化剂为铝钛碳晶粒细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9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形铝锂铜锌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