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夹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4179.8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戴聿昌;庞长林;迪迪埃·萨根;王煜;张旭;曾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22 | 分类号: | A61B18/22;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夹持器 外管 激光输出头 凝血装置 固定钉 视网膜假体 传动件 复位件 微电极 出血 光纤 视网膜毛细血管 可轴向移动 视网膜细胞 毛细血管 凝血作用 向前移动 穿刺 眼球壁 复位 向后 坏死 凝固 破裂 伸出 制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夹持器,夹持器包括:外管;内管,内管相对外管可轴向移动,内管伸出外管的轴向前端设置为持钉端;传动件,传动件用于推动内管向前移动;复位件,复位件用于推动内管向后复位;凝血装置,凝血装置包括:光纤和激光输出头,光纤与激光输出头相连接,激光输出头设置在外管的轴向前端和/或内管的持钉端上。在固定钉穿刺眼球壁后,将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此时,凝血装置可以发挥其凝血作用,可以直接凝固毛细血管的出血。此种方式可以避免视网膜细胞在手术中坏死,能保证手术的顺利高效进行,而且该夹持器的结构易于制造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神经刺激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夹持器。
背景技术
视觉假体是为了帮助视网膜或者其它视觉器官发生病变的患者重新获得光明和视觉的植入式医疗器械。正常视觉的形成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将光刺激转换成电信号,在视网膜的各层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等)编码之后,将神经冲动传输到视皮层。目前常用的一种视觉假体设计是将微电极植入物植入视网膜表面(epiretinal),从而帮助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等外层视网膜变性疾病恢复视力,产生视幻觉。
在进行视网膜假体植入手术时,将微电极通过微电极固定钉固定在视网膜表面,是极为重要的步骤。微电极的固定姿态,直接影响植入体的视觉感知效果。微电极固定钉穿过微电极上的安装孔后,依次刺入眼球的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该穿刺动作极容易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尤其如此。
相关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止血方式是通过输液瓶的压力止血。该输液瓶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向眼内玻璃体所在区域提供液体,以维持眼球形状。为了进行止血,通常将输液瓶放置在较高位置以提供压力,进而防止血液从血管溢出。但是,该输液瓶中液体同样会向视网膜传递压力,控制不当容易导致视网膜细胞萎缩坏死。
另一种止血方式是采用额外的止血装置伸入眼球内止血,由于植入手术时本来使用的器械就较多,在增加额外的止血装置时,在有限的眼内空间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延长了手术时间,且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夹持器,该夹持器使用安全简单,且不会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害。
根据本发明的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夹持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形成有轴向的中空通道;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内且相对所述外管可轴向移动,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的轴向前端设置为持钉端;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用于推动所述内管向前移动;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推动所述内管向后复位;凝血装置,所述凝血装置包括:光纤和激光输出头,所述光纤与所述激光输出头相连接,所述激光输出头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轴向前端和/或所述内管的持钉端上,所述激光输出头输出激光以用于凝固所述固定钉穿刺眼球壁造成的出血。
由此,在固定钉穿刺眼球壁后,将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此时,凝血装置可以发挥其凝血作用,可以直接凝固毛细血管的出血。此种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输液止血和额外工具止血的方式,该方式不会向视网膜传递压力,可以避免视网膜细胞在手术中坏死,能保证手术的顺利高效进行,而且该夹持器的结构易于制造实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光纤还连接控制其通断的脚踏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光纤连接有用于调节出射激光光强的调节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调节装置为声光调制器或调节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管的外周壁和/或所述内管的外周壁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光纤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光纤和所述容纳槽之间设置有粘接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4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