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对口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3685.5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曲红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红稳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口器 |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能适应于为金属管口的圆管制品,分别在平地和山坡上将两口径相同的成品管位于其内焊接在一起时,所用的能将两管口对齐对平对紧且能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控制错边量和焊接的,口径不同的管道对口器。包括:公环形框、母环形框、板撑、摇臂、千斤顶、球头螺旋杆,其特征是:管道对口器是由公环形框与母环形框用转轴经公母接头结合成的,其公和母环形框是用相同的板撑结合成的,且分单独为采用千斤顶顶压法和采用球头螺旋杆顶压法的两种以及采用将千斤顶顶压法与球头螺旋杆顶压法合二为一的另一种共三类口径不同的管道对口器。前者或后两者分别适用于在平地和山坡时管道对口的焊接。有益效果:精准快速,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当把两根直径相同的成品输送管焊接在一起时所用的一 种能将其两端相对固定平稳便于焊接作业的接管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当今社会上的各种粗细不同的输送管道不论其长短都是将相 适应的和一定数量的成品管一根接一根地在地面上首尾结合牢固后,再 埋入土里的。然而,只有将两根管口对齐对平对紧后才能进行焊接,且 在焊接过程中两管口需相对稳定才能焊牢,尤其是在野外地面不平的情 况下是很难实现的,为此特发明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能适应于为金属管口的圆管制品,分别在平地 和山坡上将两口径相同的成品管位于其内焊接在一起时,所用的能将两 管口对齐对平对紧且能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控制错边量和焊接的,口径不 同的管道对口器。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将管道对口器分为单独,采用千斤 顶顶压法和球头螺旋顶压法两种,以及将其两种合二为一的一种总共三 类,且都是将它们设计成为由一公一母的,通过相同的长方形板撑结合 成两个半径相等的环形框,再用转轴穿过公母接头结合而成的。所不同 的是:采用千斤顶顶压法的管道对口器的两个公母环形框上的板撑是竖 着结合在两环形臂之间的,且在其下边中间开着便于焊接的V坡口,并将 两公母环形框用转轴将其一端经公母接头结合在一起,在另一端上分别 设置上顶板和下顶板,管道对口器的直径与所对应接管口的直径相等但 弧度小于360°,门字形千斤顶摇臂的下端用转轴结合在下顶板的下边, 千斤顶的底座位于上顶板的上边,其自由端顶在摇臂顶端上;采用球头 螺旋杆顶压法的管道对口器的两个公母环形框上的板撑是横着结合在两 环形臂之间的,且在其上左右两边分别设置着两个带有顶帽的球头螺旋 杆,两个一公一母的半圆环形框的两端都是用转轴经公母接头连接的, 且其直径大于所对应接管口的直径。显然,前者适用于在平地上接管时 的使用,后者适用于在地不平的山坡上接管时可分别对于两管口相对地 拧着螺旋杆进行微调其管口来控制错边量,使之对齐对平对紧为止,然 而,若将采用千斤顶顶压法的管道对口器中的长方形板撑适当加厚,并 在其V坡口的两边再分别开两个凹口,并且在其凹口内分别增设两个球头 螺旋杆,便能将采用千斤顶顶压和螺旋杆顶压的两种方法合二为一造成 另一种液压和螺旋顶压综合型的口径不同的管道对口器,并将管道对口 器油漆成绿色的。有益效果:精准快速,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绿色环 保。
一种管道对口器包括:其名称、公环形框、母环形框、板撑、摇臂、 千斤顶、球头螺旋杆,其特征是:管道对口器是由公环形框与母环形框 用转轴经公母接头结合成的,其公和母环形框是用相同的板撑结合成的, 且分单独为采用千斤顶顶压法和采用球头螺旋杆顶压法的两种以及采用 将千斤顶顶压法与球头螺旋杆顶压法合二为一的另一种共三类口径不同 的管道对口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千斤顶顶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球头螺旋杆顶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将千斤顶顶压法与螺旋杆顶压法合二为一时的结构示 意图。
图中,1,公环形框;2,母环形框;3,板撑;4,摇臂;5,千斤顶; 6,球头螺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红稳,未经曲红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