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连接件压焊融合方法和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3081.0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杨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连接 电池组 压焊 连接件 副体 融合 量产 堆叠放置 上下两侧 组件包括 一次性 粘合力 冲压 抛光 分层 弯折 中压 焊接 断裂 场景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连接件压焊融合方法,包括:堆叠放置软连接主体与软连接副体组件,其中,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软连接主体的上下两侧的第一软连接副体和第二软连接副体;以及采用一次性压焊将所述软连接主体与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压焊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设定压焊过程中压焊参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不纯熟,焊接粘合力不够,容易发生分层、断裂等情况导致无法量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连接件生产方法,通过压焊融合,通过冲压、抛光、弯折等工艺,提高电池组连接件稳定性,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电池组连接件的工业化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连接件压焊融合方法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组连接件是电池组之间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池之间的连接对整个电池组尤为重要,软连接可以起到防震的目的。业界采用铜或铝作为软连接的主要材料。为了减少电阻会在铜或铝上镀镍,电镀镍费用高,业内采用铝箔或铜箔与镍箔进行压焊制备该软连接。目前,工艺不纯熟,焊接粘合力不够,容易发生分层、断裂等情况,无法量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连接件压焊融合的方法和生产方法,通过设定压焊过程中压焊参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不纯熟,焊接粘合力不够,容易发生分层、断裂等情况导致无法量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连接件压焊融合的方法,包括:堆叠放置软连接主体与软连接副体组件,其中,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软连接主体的上下两侧的第一软连接副体和第二软连接副体;以及采用一次性压焊将所述软连接主体与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压焊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连接主体包括至少一层铝箔或至少一层铜箔,所述第一软连接副体包括至少一层镍箔,所述第二软连接副体包括至少一层镍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层铝箔中的每一层铝箔的厚度为0.05mm-0.2mm;所述至少一层铜箔中的每一层铜箔的厚度为0.035mm-0.3mm;所述至少一层镍箔中的每一层镍箔的厚度为0.1mm-0.1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一次性压焊将所述软连接主体与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压焊融合为一个整体包括:设定所述压焊过程的如下压焊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压焊温度、压焊压力以及压焊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软连接主体为至少一层铝箔时,设定所述压焊过程的压焊温度为550℃-590℃;或当所述软连接主体为至少一层铜箔时,设定所述压焊过程的压焊温度为680℃-9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层铝箔或铜箔的层数包括8层-50层,所述至少一层铝箔或铜箔的待压面的宽度为12mm-60mm,所述至少一层铝箔或铜箔的待压面的长度为20mm-11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所述压焊过程的压焊压力为2MPa-6MPa,其中,所述焊接压力分别与所述层数、所述待压面宽度和所述待压面长度正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所述压焊过程的压焊时间为15s-1min,其中,所述焊接时间分别与所述层数、所述待压面宽度和所述待压面长度正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连接件生产方法,包括:
堆叠放置软连接主体与软连接副体组件,其中,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软连接主体的上下两侧的第一软连接副体和第二软连接副体;采用一次性压焊将所述软连接主体与所述软连接副体组件压焊融合为一个整体;对所述压焊融合后的整体部件进行冲压,冲压掉所述整体部件的边界中由于所述压焊而挤胀形成的粘合力不够的部位;以及对冲压后的所述整体部件进行抛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抛光后的所述整体部件进行折弯到预设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亚硅与聚酰亚胺复合极耳材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