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908.6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季书民;刘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C10J3/48;C10J3/5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欧冶炉煤制气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包括袋式收粉器、振动筛、煤粉仓、三个喷吹罐、原煤仓、给料机、磨煤机、排烟风机、烟气燃烧炉、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小框架,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小框架呈左中右并排布置在一起,主框架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袋式收粉器、振动筛、煤粉仓以及喷吹罐,三个喷吹罐在水平面内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副框架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原煤仓、给料机以及磨煤机,排烟风机以及烟气燃烧炉设置在小框架内,各工艺设备按照欧冶炉煤制气的工艺路线彼此相连通,副框架的顶部设置着环境除尘器。其结构紧凑,不占用较大空间,同时通过此煤制气装置向欧冶炉的气化炉输送粒度合适的煤粉,以达到生成还原煤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COREX,从宝钢罗泾搬迁至八钢后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技术改造后,具备自身的工艺技术特点,故将COREX炉更名为欧冶炉。结合新疆的燃料资源,欧冶炉开炉初期为全焦冶炼,按照目前的全焦的燃料结构,造成还原煤气不足,不能够实现欧冶炉稳定生产。由于欧冶炉没有专门的煤制气设备,虽然从气化炉的焦炭布料器加入一定的粒煤,煤气量有所增加,工艺生产有所稳定,但由于小块煤粒度较大,混合不均匀,不能与拱顶氧气喷嘴喷入的氧气在拱顶燃烧,在拱顶区域裂解燃烧不完全就被煤气带出,同时剩余粉尘随炉料进入固定床恶化下部炉料的透气、透液性。
由于没有设置煤制气装置,造成欧冶炉炉况波动较大,铁水硅高,造成铁水质量波动较大,燃料比较高,燃料结构较多,实际入炉燃料比控制偏差大,造成炉缸热制度变化大,生产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其结构紧凑,不占用较大空间,同时通过此煤制气装置向欧冶炉的气化炉输送粒度合适的煤粉,以达到生成还原煤气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包括袋式收粉器、振动筛、煤粉仓、三个喷吹罐、原煤仓、给料机、磨煤机、排烟风机、烟气燃烧炉、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小框架,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小框架呈左中右并排布置在一起,主、副框架的尺寸分别为宽13米、高50米,小框架高为10米、长为13米、宽为5米,主框架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袋式收粉器、振动筛、煤粉仓以及喷吹罐,三个喷吹罐在水平面内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副框架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原煤仓、给料机以及磨煤机,排烟风机以及烟气燃烧炉设置在小框架内,各工艺设备按照欧冶炉煤制气的工艺路线彼此相连通,副框架的顶部设置着环境除尘器。
本发明将各工艺设备按照上下结构进行布置,不仅其结构紧凑,不占用较大空间,而且还能同时通过此煤制气装置向欧冶炉的气化炉输送粒度合适的煤粉,以达到生成还原煤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欧冶炉煤制气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袋式收粉器1、振动筛2、煤粉仓3、三个喷吹罐4、原煤仓6、给料机7、磨煤机9、排烟风机11、烟气燃烧炉12、主框架14、副框架13以及小框架10,主框架14、副框架13以及小框架10呈左中右并排布置在一起,主、副框架14、13的尺寸分别为宽13米、高50米,小框架10高为10米、长为13米、宽为5米,主框架14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袋式收粉器1、振动筛2、煤粉仓3以及喷吹罐4,三个喷吹罐4在水平面内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副框架13内由上到下分别设置着原煤仓6、给料机7以及磨煤机9,排烟风机11以及烟气燃烧炉12设置在小框架10内,各工艺设备按照欧冶炉煤制气的工艺路线彼此相连通,副框架13的顶部设置着环境除尘器5。烟气燃烧炉12的排烟管8以及磨煤机的烟管均设置在副框架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