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液控换向阀阀柱的减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2690.4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翁明堂;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3/044;F16K1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地址: | 2016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换向 阀阀柱 减震 结构 | ||
电磁液控换向阀阀柱的减震结构,设于为圆柱体的阀柱本体上,阀柱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限行柱体、支撑柱体和滑动柱体,滑动柱体的侧表面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缓冲流道;缓冲流道的端部设有内陷的油液收纳槽。和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油液收纳槽在切换过程的临界状态提供了一个吸收冲击的空间,在机能切换的临界压力、流量工况下以及阀换向过程中,管路背压均成逐渐减小状态,保证了管路冲击小,油缸动作平稳,有效平稳地过渡作动惯量的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液控换向阀PTAB腔相通阀芯,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磁液控换向阀阀柱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的开合模回路采用电液换向阀来做控制。参见图1至图1b,现有滑柱外形为一个圆柱件,两端各有两个限制行程的缩小变径的左限行柱体1、右限行柱体2;再往中心则有两个支撑配件的左支撑柱体3、右支撑柱体4;中间主体圆柱就是配合本体内孔的左滑动柱体5、右滑动柱体6。现有技术中,左滑动柱体5、右滑动柱体6上分别加工有左、右对称的V型斜坡槽。且每个滑动柱体上的左、右两端为不对称设计,即左滑动柱体5的左边分布三个V型斜坡槽,其右边分布两个V型斜坡槽。而中间两个圆柱体5、6左右对称,所述的V型斜坡槽作为缓冲流道用。
参见图6中,系统与负载的压力、流量在机能控制的切换过程呈现很不稳定的乱流现象,这些能量在执行元件(油缸、马达等)的面积效应下被放大,导致设备的作动惯量无法递减,产生机台震动影响精度。
现有阀柱由于V型斜坡较短、开口较小、深度较浅等原因,使得管路的背压过大,在开始换向和换向到位时,电磁换向阀在换向时无法有效完全降低冲击,会对管路或油缸造成冲击,油缸容易出现抖动或爬行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电磁液控换向阀阀柱的减震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设于为圆柱体的阀柱本体上,阀柱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限行柱体、支撑柱体和滑动柱体,滑动柱体的侧表面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缓冲流道;所述缓冲流道的端部设有内陷的油液收纳槽。
其中,所述缓冲流道的一端开设于滑动柱体的侧表面端部,另一端设于滑动柱体的侧表面中部。
其中,所述油液收纳槽为圆槽,即在侧表面上的槽口为圆形。
其中,缓冲流道为V型斜坡槽,即缓冲流道的横截面为V形。
其中,所述V型斜坡槽的宽度自滑动柱体的两端部向内端收缩,亦呈V形。
其中,所述滑动柱体的侧表面两端均设有V型斜坡槽,且所述两端相向的V型斜坡槽为交错布置。
其中,V型斜坡槽的长度大于圆柱轴向长度的二分之一。由于V型斜坡较长,管路的背压很小并增加圆槽,阀在换向时,冲击很小,油缸动作平稳。
其中,滑动柱体的左端分布四个V型斜坡槽,其中三个V型斜坡槽的顶端设圆槽,滑动柱体的右端分布四个V型斜坡槽,其中两个对角的V型斜坡槽的顶端设圆槽。
其中,阀柱本体上的两个滑动柱体上V型斜坡槽、圆槽亦呈左、右对称设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油液收纳槽在切换过程的临界状态提供了一个吸收冲击的空间,在机能切换的临界压力、流量工况下以及阀换向过程中,管路背压均成逐渐减小状态,保证了管路冲击小,油缸动作平稳,有效平稳地过渡作动惯量的转换;在同等的压力、流量工况条件下,流速比较缓慢稳定,阀芯在切换和复位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阀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1b为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测水平井流入剖面的方法
- 下一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随机数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