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凝性发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2373.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沛灵;刘锦汗;马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沛灵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蒋尊龙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凝性 发泡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凝性发泡混凝土,含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活性微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还含有树脂和助剂,所述树脂含有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橡胶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橡胶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橡胶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胶凝性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所述橡胶的制备原料与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所述橡胶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2)制备所述速凝剂;(3)制备泡沫和胶凝浆料;(4)将泡沫、胶凝浆料和助剂搅拌混合制备所述胶凝性发泡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凝性发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混凝土(又称泡沫混凝土),是指以发泡剂、水泥、粉煤灰、石粉等骨料充分搅拌,形成有机胶结料的双套连续结构的内含均匀气孔的聚合物。发泡混凝土通过发泡系统将发泡剂充分发泡,再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轻质保温材料。发泡混凝土具有密度小、质量轻、保温隔热、隔音耐火、低弹减震、防水耐久、生产和施工方便的优点,广泛用于屋面保温边坡、地面保温垫层、上翻梁基坑填充、墙体浇注等节能材料。
发泡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发泡剂,有时还加入活性微集料和掺合料。不同的应用场景要求发泡混凝土具有不同密度、强度和热导率,为了使发泡混凝土具有适宜的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发泡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利用水泥的胶凝性,将其他组分牢固地胶结为整体。一般情况下,水泥的用量占干物料总量的50-80%,并且密度要求越高的发泡混凝土,水泥用量越高。过低的水泥用量不仅影响发泡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还严重影响浇筑稳定性,甚至造成塌模。
为了在保证发泡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整体的成本,科研人员进行了较多研究。例如,专利CN201711203797.5提供了一种外加增效剂和使用该增效剂的空气包裹材料,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提高水泥矿物的水化程度,通过促进较难水化矿物的水化,增加凝胶体数量,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专利CN201210410904.2提供了一种脱硫石膏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由复合胶凝材料及泡沫制成,其原料采用大量脱硫石膏及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不仅大量利用了工业废渣资源,减少水泥用量并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本发明制得的脱硫石膏泡沫混凝土具有容重较低,强度较高的优点。
目前,主要的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是:(1)采用增加其他胶凝材料(石膏、石灰类)的用量,代替一部分水泥用量,但代替材料的强度较小,且硬化过程中易出现干缩裂纹。(2)使用增效剂促进水泥和其他组分的水化作用,但该类外加剂的增强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凝性发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树脂提高发泡混凝土的胶凝性、阻燃性和防腐性,在浆料混合过程中使用表面活性剂改善树脂有机物、矿物无机物和泡沫之间的界面状态,促进浆料均匀混合,再结合本发明提供的速凝剂,促进发泡混凝土相关组分的水化作用,达到减少水泥的用量,同时提高发泡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凝性发泡混凝土,所述发泡混凝土含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活性微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还含有树脂和助剂,所述树脂含有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橡胶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橡胶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橡胶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为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更优选的,所述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的分子量为6000-12000,所述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在分子链两端的双键比较活泼,能迅速固化达到使用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耐水解性和耐开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沛灵,未经刘沛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2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