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活体虹膜的防伪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1762.3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储朱涛;贺鹏飞;张昕昱;马征;孙科;陈智;何彩洋;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创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膜图像 活体虹膜 防伪 人脸图像 方法和装置 预存储 匹配 可见光摄像头 头套 伪造 人脸识别 虹膜 面具 破解 人脸 手机 算法 视频 采集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活体虹膜的防伪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可见光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虹膜图像;判断所述虹膜图像是否来源于活体虹膜;若所述虹膜图像来源于活体虹膜,检测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预存储虹膜图像是否相匹配;若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预存储虹膜图像相匹配,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现了利用虹膜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使用手机、平板、照片、面具、头套、娃娃等对人脸进行伪造,减少了因算法防伪被破解而使用视频伪造的现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对人脸图像进行防伪判断,保证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鉴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活体虹膜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使用大大的简便了身份验证的过程,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体形、个人习惯等生物特征的存在依赖于个体本身存在,消除了外在身份验证设备比如身份卡片等设备可能存在的设备遗失等问题。而在这诸多特征之中人脸作为一个最为直观且方便采集的特征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身份验证场合。在人脸识别使用的各个场景当中不乏有无人监管的自动化操作场景,在这些场景当中,除了确保人脸识别的准确和有效,防伪同样是风险管理当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项目。在诸多伪造手段当中,使用最为普遍、造假成本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法主要有照片、平板、手机等方法,面具、头套等伪造方法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当破解伴随着利益产生的时候同样不乏出现。
目前针对人脸识别的防伪方法可以利用结构光摄像头防伪、红外摄像头防伪、算法防伪方法等。其中,用结构光摄像头防伪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前的深度图像来判断用户是否使用手机、平板、照片等进行伪造,但是对于面具、头套、娃娃等设备将会判断失败。红外摄像头可以通过发射红外光线并采集红外反射信息来获取摄像头前的信息反馈,该方法对于手机、平板、照片等进行伪造行为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是对于纸质的黑白图像,由于灰度级的差异,红外被吸收后返回的程度将跟随图像的灰度变化而变化,将会导致是否伪造的判断失败。算法防伪方法,可以通过让镜头前的用户通过动作、声音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活体,针对这一操作,一旦摸清了算法防伪中可能出现的动作、语音等内容,使用视频伪造即可破解。
因此,如何有效的对人脸图像进行防伪判断,保证人脸识别的可靠性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活体虹膜的防伪方法和装置,以实现有效的对人脸图像进行防伪判断,保证人脸识别的可靠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活体虹膜的防伪方法,包括:
基于可见光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虹膜图像;
判断所述虹膜图像是否来源于活体虹膜;
若所述虹膜图像来源于活体虹膜,检测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预存储虹膜图像是否相匹配;
若所述虹膜图像与所述预存储虹膜图像相匹配,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为真。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基于可见光摄像头采集的用户的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用户的虹膜图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点所在的位置;
基于所述人脸特征点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睛位置;
基于所述眼睛位置和瞳孔定位算法,确定双眼的瞳孔位置;
基于所述瞳孔位置,确定虹膜位置;
将所述虹膜位置映射到显微镜采集的第二人脸图像中,得到所述虹膜图像;
其中,所述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为10cm-10m。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瞳孔位置,确定虹膜位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创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创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1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