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AOI扫描前粘尘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01711.0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贺波;蒋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士康精密电路(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B08B7/00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尘 扫描 检板 蚀刻 线路板 高压水洗 加工生产 粘尘机 烘干 退膜 显影 优化 检修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AOI扫描前粘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显影—蚀刻—退膜—高压水洗—烘干—粘尘—AOI扫描—VRS检修;所述粘尘步骤包括设置粘尘机,对AOI扫描前线路板进行粘尘处理。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少PCB板扫描假点,提高检板人员速度,降低检板人员漏失率,适合应用于实际加工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AOI扫描前粘尘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技术创新,高端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产品要求与规格给PCB制作流程带来一定的冲击,在PCB设计与管控过程中就需满足高精密度要求,电子产品均在朝着高精密、高集成、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AOI(AutomaticOpticInspection)的全称是自动光学检测,是基于光学原理来对焊接生产中遇到的常见缺陷进行检测的设备。AOI是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但发展迅速,很多厂家都推出了AOI测试设备。当自动检测时,机器通过摄像头自动扫描PCB,采集图像,测试的焊点与数据库中的合格的参数进行比较,经过图像处理,检查出PCB上缺陷,并通过显示器或自动标志把缺陷显示/标示出来,供维修人员修整。 现有技术中,由于AOI扫描的多数假点由沾上板的异物或没有清洁干净的油墨影起的,降低了检板的效率和准确率,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AOI扫描前粘尘优化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少PCB板扫描假点,提高检板人员速度,降低检板人员漏失率,适合应用于实际加工生产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平AOI扫描前粘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显影—蚀刻—退膜—高压水洗—烘干—粘尘—AOI扫描—VRS检修;所述粘尘步骤包括设置粘尘机,对AOI扫描前线路板进行粘尘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粘尘步骤包括将线路板输送至粘尘机中,线路板通过粘尘器的上粘尘辊和下粘尘辊之间的空隙,上粘尘辊将线路板上端面的粉尘粘结于上粘尘辊上,下粘尘辊将线路板下端面的粉尘粘结于下粘尘辊上,然后粘结有粉尘的上粘尘辊再与上粘尘输送带接触,上粘尘输送带上的粘尘纸将上粘尘辊上的粉尘再次吸附并随上粘尘输送带输送出去,同时粘结有粉尘的下粘尘辊再与下粘尘输送带接触,下粘尘输送带上的粘尘纸将下粘尘辊上的粉尘再次吸附并随下粘尘输送带输送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粘尘辊、下粘尘辊、上粘尘输送带和下粘尘输送带的传动速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粘尘步骤中,每150-500块板进行粘尘纸割一次。可以保证粘尘效果,保证正常情况通过的每块板都能清理。
本发明采用上粘尘辊和下粘尘辊粘结线路板双面的粉尘,粘结后的粉尘再转移到上、下粘尘输送带上输出,保证上粘尘辊和下粘尘辊可连续的进行粘结除尘,不会因为粉尘堆积,影响后序的粘结。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清除线路板表面的粉尘,保证了线路板后序的AOI扫描的准确率,减少扫描报出问题点以提高检板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AOI扫描步骤包括: S1.AOI设备具有CCD摄像头,通过CCD摄像头对被检测线路板进行扫描; S2.CCD将扫描到的实际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S3.根据数字信号与系统内数据比对建立还原图像; S4.采用多重灰阶临界值将还原图像转化为多张不同灰阶的黑白图; S5.对黑白图进行二值化处理。
本发明中,AOI扫描采用多重灰阶临界值,将图形转化为对应多种不同灰阶临界值下的多种黑白图,以适应多种缺陷的检验,从而降低缺陷的漏检,提高缺陷检测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多重灰阶临界值遍历0-255,转化得到256张不同亮度等级的黑白图。进一步的,所述多重灰阶临界值为三重灰阶临界值,分别是灰阶临界值等于35、45及60,转化得到三张不同亮度等级的黑白图。进一步的,AOI设备的光源采用功率为250W并且电压为24V的卤素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士康精密电路(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奥士康精密电路(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1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