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装产品颜色检测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00931.1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赵大庆;蔡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B11/26;G06K9/32;G06K9/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范亮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袋装产品 坐标点 检测算法 角度信息 颜色检测 标识条 斑点 密封条 视觉检测技术 可读取数据 工作效率 灵活调整 算法运算 图像采集 信息输出 颜色识别 颜色算法 颜色信息 准确率 对合 拟合 算法 合成 采集 图像 转换 | ||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袋装产品颜色检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袋装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进行斑点检测算法处理,识别袋装产品位置并建立坐标点;根据坐标点建立ROI颜色算法框对袋装产品进行颜色识别;通过斑点检测算法识别袋装产品一端的标识条并进行定位;使用拟合线算法将定位的标识条与建立的坐标点拟合成一条直线得到袋装产品的角度信息;将识别的袋装产品的颜色信息与角度信息转换成可读取数据信息输出,将袋装产品具有对合密封条的一端朝上方放置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本技术方案的算法运算难度低,便于普通技术人员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袋装产品颜色检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检测的特点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视觉检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视觉检测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图像摄取装置分 CMOS 和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是用于生产、装配或包装的有价值的机制。它在检测缺陷和防止缺陷产品被配送到消费者的功能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正如上述情况,视觉检测有着庞大的市场价值,在视觉检测体系中最核心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算法步骤,而算法步骤会因检测结果要求、产品外形、作业环境情况以及设计人员或团体的技术能力等因素出现千差万别,若核心算法步骤设计欠缺,则影响着整套视觉检测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而在袋装产品的觉检测算法步骤中,市场上大部分技术方案的使用成本高昂,同时算法步骤也较为复杂不利于一般技术人员的常规更改参数等操作设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且算法步骤简易易于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算法参数进行修改增强使用效率的袋装产品颜色检测识别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装产品颜色检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袋装产品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2:将采集的图像进行斑点检测算法处理,识别袋装产品位置并建立坐标点;
步骤3:根据坐标点建立ROI颜色算法框对袋装产品进行颜色识别;
步骤4:通过斑点检测算法识别袋装产品一端的标识条并进行定位;
步骤5:使用拟合线算法将定位的标识条与建立的坐标点拟合成一条直线得到袋装产品的角度信息;
步骤6:将识别的袋装产品的颜色信息与角度信息转换成可读取数据信息输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使用偏振光源进行照射辅助图像采集,该偏振光源与袋装产品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240至290毫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使用偏振光源进行照射辅助图像采集,该偏振光源与袋装产品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265毫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使用500至800万像素的彩色工业相机搭配8至16毫米的定焦镜头完成图像采集,该定焦镜头与袋装产品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250至380毫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使用600万像素的彩色工业相机搭配12毫米的定焦镜头完成图像采集,该定焦镜头与袋装产品之间的竖直间隔距离为300毫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对袋装产品进行图像采集时,将袋装产品具有标识条的一端朝上方对齐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0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