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9655.1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春;陈斌;任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实投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19 | 分类号: | C10L1/19;C10L1/198;C10L1/188;C10L1/182;C10L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杨凌波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硫船用 残渣 燃料油 乳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span‑80 250~55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250份,棕榈酸55~65份,乙醇200~550份,硝酸异辛酯2~4份,3448N清净分散剂2~4份。本发明具有防腐、防锈、高热值、低硫、运动黏度:(50℃)均不大于残渣燃料油各型号限值,所有指标均符合GB17411‑2015标准各项要求,硫含量比调和前下降45%‑50%,PM2.5下降80%以上,是一种节能、环保新产品,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合理,经济效益非常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
背景技术
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船用燃料油都在往低硫方向发展。炼油厂生产的残渣燃料油已不能满足环保法规要求。如果在GB17411-2015船用燃料油标准降低50%硫含量是非常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低硫燃料油生产成本会大幅上涨;2、低硫残渣燃料油资源有限;3、残渣燃料油中含有大量的杂环芳烃、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在燃烧后的废气污染物中含有致癌物3.4苯并芘和产生雾霾的PM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船用残渣燃料油高硫、高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span-80 250~55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250份,棕榈酸55~65份,乙醇200~550份,硝酸异辛酯2~4份,3448N清净分散剂2~4份。
优选的,所述3448N清净分散剂是聚异丁烯胺和聚醚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span-80 50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0份,棕榈酸60份,乙醇234份,硝酸异辛酯3份,3448N清净分散剂3份。
优选的,所述span-80 40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0份,棕榈酸60份,乙醇384份,硝酸异辛酯3份,3448N清净分散剂3份。
优选的,所述span-80 30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份,棕榈酸60份,乙醇534份,硝酸异辛酯3份,3448N清净分散剂3份。
优选的,所述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还进一步包括环氧脂肪酸甲酯1-3份。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短暂的火光,发生一闪即燃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环氧脂肪酸甲酯在常温下为浅黄色液体,是以脂肪酸甲酯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环保增塑剂,是一种无毒、无味的聚氯乙烯增塑剂兼稳定剂。本发明人发现,在该体系中加入少量环氧脂肪酸甲酯可以有效提高闪点,并且该效果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稍微过大就没有显著效果甚至呈降低闪点的趋势。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低硫船用残渣燃料油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span-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棕榈酸、乙醇、硝酸异辛酯和3448N清净分散剂加入到1#调油罐中,加热至70℃,用侧向伸入式油罐调油混合器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
S2:将符合GB17411-2015船用残渣燃料油投入到2#调油罐中,并取溶液A加入到2#调油罐中,用侧向伸入式油罐混合搅拌器,将残渣油和乳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实投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实投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燃料油
- 下一篇:实验室废液的处置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