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9291.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9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姜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B22F9/08;C22C47/14;C22C49/06;C22C49/14;C22C1/08;B22F1/00;C22C10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金属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孔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PA、多孔合金粉、硅烷偶联剂和抗氧化剂,其中,所述多孔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铝粉、镍粉和纳米碳纤维进行加热熔融,形成合金液体;(2)利用气雾法将合金液体制成合金粉末;(3)将所述合金粉末在空气中进行灼烧。最终制得的多孔金属粉具有高孔隙率(30%‑40%)的特点,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与PA具有较好的相容分散性,从而可以制得机械性能好以及耐腐蚀的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材料是一种新兴材料体系。近年来多孔材料的发展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孔材料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透气性好、吸附容量大等优点。
而多孔金属既拥有金属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优良性能,又因为大量空隙结构的存在使其拥有优良的功能特性。与多孔陶瓷相比,多孔金属具有强度及韧性高、导电导热性好、抗冲击能力强、可焊接、易加工等优点。与多孔塑料相比,多孔金属具有耐高温、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可焊接、易加工等优点,多孔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正因为多孔金属材料具有结构材料利功能材料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化学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推动了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
但是金属的特性导致将多孔金属加工成特定形状的产品时,是需要对金属进行在熔融的,因此容易破坏其多孔性质,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将多孔合金粉末与PA进行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工性,不需要对多孔金属粉末进行再熔融,并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兼具多孔金属的刚性和PA的韧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其中,所述多孔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比50-60:40-50:1-3的比例称取铝粉、镍粉和纳米碳纤维进行混合,在氮气保护范围下加热熔融,形成合金液体;
(2)利用气雾化法将合金液体制成合金粉末;
(3)将所述合金粉末在空气中进行灼烧,即得到所述的多孔合金粉。
本发明多孔合金粉的制备机理为:铝的熔点在660℃左右,镍的熔点在1453℃左右,碳纤维的熔点在3500℃左右,在加热熔融过程中,镍和铝均熔化成液体,碳纤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合金液体中,而后在气雾化法的过程中,镍和铝重新变成固体将碳纤维包覆在内,形成合金粉末,通过在空气中灼烧,可将裸露在合金粉末的碳纤维燃烧去除,提高合金粉末的多孔性,并且在合金粉末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增强合金粉末的耐腐蚀性。最终制得的多孔金属粉具有高孔隙率(30%-40%)的特点,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与PA具有较好的相容分散性,从而可以制得机械性能好以及耐腐蚀的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为120-180nm,长度为21.3-33.4μm。通过控制纳米碳纤维的长度和直径,可以改善纳米碳纤维在合金粉末中的分布状况,利于灼烧后形成稀疏多孔的合金粉末。
其中,所述步骤(1)中,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500-1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技学院,未经广东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