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8734.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11/16;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体内 供水系统 供水管路 供水组件 供水泵 循环系统 液体输送 存水槽 补水 侧壁 连通 活水 供水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供水系统,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位于第一池体的下方,基于第一池体内的液体高于第一池体的侧壁的情况,第一池体内的液体可流至第二池体内;供水组件,供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供水管路和供水泵,供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池体及第二池体,供水泵可将第二池体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池体内。本发明提出的供水系统采用活水循环系统,可通过第二池体为第一池体快速供水;同时又可将第二池体作为暂时存水槽使用,实现第一池体的快速补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无边界水池的补水、蓄水和排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保证水池水体水质稳定,必须要有足够的日常补水;同时若水面足够大,又给补水造成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从管道内抽出水来。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供水系统1’具有与水池相连通的供水管12’和排水管14’,以形成供水排水,但上述设置无法满足水池的快速供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供水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供水系统,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位于第一池体的下方,基于第一池体内的液体高于第一池体的侧壁的情况,第一池体内的液体可流至第二池体内;供水组件,供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供水管路和供水泵,供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池体及第二池体,供水泵可将第二池体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池体内。
本发明提出的供水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具体地,第一池体与第二池体通过供水组件的供水管路相连接,在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水泵。在供水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当第一池体内的液体高于其侧壁时,第一池体内的水便可流淌至第二池体,并存储于第二池体,使得第二池体可作为一个临时储水部使用;当需要对第一池体进行快速供水时,可通过供水泵将第二池体内的液体通过供水管路直接输送至第一池体,实现为第一池体的快速供水。
本发明提出的供水系统中第一池体与第二池体形成一个水路循环,使得第二池体可作为临时存水槽存储第一池体流出的液体;又可在必要时将存储于第二池体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池体,为第一池体快速供水,满足对于用户时间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供水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供水管路为环形布水管,环形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均匀分布于第一池体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供水管路设置为环形布水管,且在环形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均匀分布于第一池体的周侧。当供水组件工作将第二池体内的液体快速供给于第一池体时,第二池体内的液体可同时通过多个进水口涌入第一池体,从而实现四面环状进水,一方面保证进水速度,另一方面保证第一池体的镜面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溢流管,溢流管贯穿于第二池体的侧壁;基于第二池体内的液体高于溢流管的入口端的情况,第二池体内的液体通过溢流管流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有贯穿于第二池体侧壁的溢流管,当第二池体内的液体高于溢流管的入口端时,第二池体内的液体便可通过溢流管溢出第二池体,保持供水系统的水量平衡,形成循环供水。具体地,可以将溢出的液体用于灌溉或清洗其他建筑,以减少资源浪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贯穿于第二池体的侧壁或底壁;排水泵,与排水管相连接,第二池体内的液体可在排水泵的作用下通过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