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光结构、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8701.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祝明;张世玉;方正;牛海军;石戈;刘玉杰;韩佳慧;王宇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4;G02F1/1335;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光 结构 像素 显示 面板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光结构、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该滤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着色透明绝缘介质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着色透明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电极构成金属‑电介质‑金属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发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性质。本发明通过包括第一电极、着色透明绝缘介质和第二电极的滤光单元构成金属‑电介质‑金属(MIM)结构,基于MIM结构的特性,控制第一电极的透光性质,以提高反射率;进一步,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控制液晶的偏转状态,结合第一电极的透光性质,实现显示面板的灰阶控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简化结构,并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滤光结构、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LCD)在工作时,利用吸收性彩膜实现颜色显示,利用偏光片和液晶的传统方案实现灰阶控制。在现有的颜色显示和灰阶控制方式下,入射光的反射率仅有30%左右,反射率不高,较大程度的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滤光结构、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提高反射率,提升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着色透明绝缘介质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着色透明绝缘介质和所述第二电极构成金属-电介质-金属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发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性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滤光单元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滤光单元呈阵列排布,且多个所述滤光单元中的所述着色透明绝缘介质的颜色相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光结构;三个所述滤光结构中的所述着色透明绝缘介质的颜色分别为青色、品色和黄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滤光结构分别为:第一滤光结构、第二滤光结构和第三滤光结构;所述第一滤光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滤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间距为p1;所述第二滤光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滤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间距为p2;所述第三滤光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滤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间距为p3;其中,p1、p2与p3互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所述第三滤光单元均为矩形体;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大小互不相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结构、液晶、第三电极、黑矩阵和第二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为聚合物分散液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出光侧还设置有散射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控制所述液晶的偏转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透光性质和所述液晶的偏转状态,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调节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