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8548.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卿;谭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指示器 配电网架空线路 故障定位 配电网 二次设备 相邻开关 一次设备 配网 配电自动化系统 杆塔 供电可靠性 定位问题 故障发生 拓扑建模 网络建模 常规的 建模 架空 关联 应用 | ||
一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定位方法,其步骤为:(1)对配网架空一次设备网络建模;(2)故障指示器作为二次设备,进行与一次设备的关联建模;(3)根据常规的配网故障定位方法,故障发生时,故障定位在相邻开关之间;(4)线路相邻开关之间如果安装了故障指示器,基于故障指示器进行精确定位,故障定位在安装了故障指示器的相邻杆塔之间。本发明的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精确方法,解决了故障指示器作为二次设备怎样参与配电网拓扑建模的问题,实现了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的故障精确定位问题,有利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FA功能的应用推广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如果对故障能够及时诊断和精确定位,对于故障的快速抢修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配电网故障的诊断定位,目前一般只能定位在相邻开关之前。对于架空线路而言,如果分段较少,相邻开关之间的距离也会比较远,这无形中延长了故障查找和修复的时间。
本发明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的分段少故障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通过在相邻开关内的电杆上安装故障指示器,通过故障指示器可以定位在故障发生在哪两个电线杆之间,从而实现故障的精确定位。
基于故障指示器实现的配电网架空线路精确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故障指示器参与配电网的拓扑连接建模,从而实现故障精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怎样通过故障指示器实现架空线路的精确故障定位,故障定位在安装故障指示器的两个相邻电线杆之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电网架空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在故障指示器参与配电网拓扑建模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
一种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配网架空一次设备网络建模;
(2)在配电网开关或者相邻开关之间的线路杆塔上安装至少一个故障指示器,所述故障指示器实时监视馈线电流;
(3)将故障指示器作为二次设备,进行与一次设备的关联建模;对每一个故障指示器设置“主要设备”、“辅助设备”两个属性来描述故障指示器与一次设备的对应关系和安装位置,故障指示器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两个属性分别对应两个相关的一次设备;当故障指示器安装在开关上,则其“主要设备”属性值填写对应的开关ID,“辅助设备”属性为空;如果故障指示器安装在相邻馈线段的杆塔上,则其“主要设备”、“辅助设备”两个属性分别填写这两个相邻的馈线段ID;
(4)当配网发生故障时,采集各开关、故障指示器处的实时电流;
(5)基于步骤(3)的关联建模,根据发生故障后的实时电流,进行故障搜索,将故障定位在安装了故障指示器的相邻杆塔之间或者安装了故障指示器的杆塔与开关之间。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在步骤(1)对配网架空一次设备网络建模,基于IEC61970、IEC61968的标准对配电网架空线路设备、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形成一次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步骤(5)中,线路相邻开关之间安装的故障指示器,根据步骤(3)中确定的故障指示器的“主要设备”、“辅助设备”的属性确定的两个馈线的公共连接点为该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