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血性心肌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7368.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李正美;李元民;江科;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G01N33/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高倩倩;李红伟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血性心肌病 分子标志物 应用 诊断和治疗 提示 验证 血液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缺血性心肌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志物为MOXD1或BDH2。本发明首次发现了MOXD1或BDH2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表达上调,并进一步通过QPCR验证了MOXD1或BDH2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MOXD1或BDH2可应用于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与缺血性心肌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志物为MOXD1或BDH2。
背景技术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致使相应供血部位的心肌长期供血、供氧不足,使心肌组织发生营养代谢障碍、萎缩、凋亡甚至坏死,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反复发生,最终导致心肌纤维组织增生,又称为心肌硬化或者心肌纤维化。近几十年来,对ICM的研究尽管在不断的深入,但是冠状动脉狭窄一直被认定是ICM发生的主要机制。基于这一观点,目前国内诊断ICM主要依据是:①冠状动脉血管存在≥1支血管粥样硬化且血管狭窄程度≥50%和(或)既往病史有急性心肌梗死;②心脏扩大;③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F3及F4等)、二尖瓣及三尖瓣等病变引起的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等。以前认为ICM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成熟应用,发现有心肌缺血症状的部分患者,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却无明显异常;相反一些冠状动脉造影有重度狭窄患者,却没有出现缺血症状(Lin F,Shaw LJ,Berman DS,et al.Multi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 coronary artery plaque predictors of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ischemia by SPECT[J].Atherosclerosis,2008,197(2):700-709.)。此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不一定心脏会扩大;相反并存有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肥胖及糖尿病等,即使冠状动脉狭窄小于50%的患者,心脏也可能会扩大(Diamond GA,Sanjay K.Low diagnostic yield of 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J].N Engl JMed,2010,362(10):886-895.)。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不是引起ICM唯一原因,比如长期反复的冠状动脉痉挛及自发血栓形成、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异常、炎症反应等均可导致心肌慢性缺血缺氧导致ICM的发生(Mario M,Merz CN,Boden WE,et al.Obstructive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an elusive link![J].J AmColl Cardiol,2012,60(11):951-956)。
目前,心血管疾病逐步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世界死因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估计达1740万,其中因ICM死亡人数估计达740万(42.53%)。2014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占比40%以上。因此,ICM的早期明确诊断与治疗在今后就显得异常重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寻找疾病相关基因、疾病基因表达谱分析、肿瘤预后、药物作用靶标以及复杂疾病的致病机制分析,可以揭示基因间的表达调控关系,也可以为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探寻基因与缺血性心肌病之间的关系,对于缺血性心肌疾病的诊断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缺血性心肌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用于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