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设备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6213.1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清;许毅钦;陈志涛;夏智锋;古志良;张强;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艳芬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转换装置 导光体 多棱台 基板 光源组件 导光 电子设备 光源设备 出射光线 激光照明 侧面 激发光 透射 棱台 入射 射出 光源 体内 传播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设备及电子设备,涉及激光照明领域。具体地,包括:基板、M个光源组件,多棱台导光体和波长转换装置;多棱台导光体和M个光源组件均设置于基板上,多棱台导光体包括:N个导光侧面、靠近基板的第一平面、远离基板的第二平面,其中M、N均为大于2的整数;波长转换装置设于基板上,多棱台导光体设于波长转换装置上、且多棱台导光体的第一平面与波长转换装置相接;光源组件的出射光线传播至所述导光侧面且透射至多棱台导光体内,并经第一平面入射至波长转换装置内,其中未被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光与波长转换装置产生的激发光一起经多棱台导光体,并通过所述第二平面射出。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光的损失,提高了光源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源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激光显示能实现传统显示所达到的所有先进技术指标,如大屏幕、高分辨率、数字化等,激光显示需要以激光作为光源。相比于传统技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功耗、更宽的色域范围、更高的色彩饱和度等优势。并且激光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学扩展量小的优势,能够提供高亮度与长寿命的光源,降低了光学系统的设计难度。
由于单个激光发光元件功率较小,故为了达到应有的亮度,目前都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阵列的组合作为激光光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激光光源的光损失比较大,会降低光源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源设备及电子设备,以减少激光光源的光损失,提高光源亮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设备,包括:
基板、M个光源组件,多棱台导光体和波长转换装置;
所述多棱台导光体和M个所述光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多棱台导光体包括:N个导光侧面、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一平面、远离所述基板的第二平面,其中M、N均为大于2的整数;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多棱台导光体设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且所述多棱台导光体的第一平面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相接;
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射光线传播至所述导光侧面且透射至所述多棱台导光体内,并经第一平面入射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内,其中未被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的光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产生的激发光一起经所述多棱台导光体,并通过所述第二平面射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基板相对;
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平面出射的光线传播至所述第一透镜透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面上未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接触的部分为不透光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有凹槽;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荧光体;
所述荧光体靠近基板的平面为微结构处理后的平面,所述微结构处理后的平面上覆设有镀银层;
所述荧光体靠近多棱台导光体的平面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光侧面对应的光源组件数量相同,其中,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射光线传播至对应的所述导光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体为多棱台,所述多棱台包括N个侧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激光二极管LD光源、第二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6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