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碗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365.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厚林;伍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厚林;伍国荣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A47L1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 44529 | 代理人: | 吴秀荣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碗机 | ||
一种洗碗机,包括桶体壁和发热管,还包括可透过红外线热光的透热板,该透热板安装在桶体壁上,发热管在通电后可产生红外线热光,发热管产生的红外线热光可穿过所述透热板进入所述桶体壁围成的内腔并对内腔里的水或被清洗物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烘干、消毒功能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参照图1和申请号CN201721368798的洗碗机实用新型专利,现有技术的洗碗机实现烘干功能,通常是在桶体外设置发热管和风机,通过风机将发热管产生的热量吹进洗碗机内部达到烘干效果,采用这种构造的原因是因为发热管与桶体内腔隔着厚厚的桶体壁,发热管产生的热量不能直接输送到装有被清洗物的洗碗机桶体内腔,需要另设风机将发热管产生的热量吹进桶体内腔。这种构造的缺点是:洗碗机需同时配置发热管和风机才能烘干被清洗物,这种技术方案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而且烘干、消毒效果不好。
同时,现有的大多数洗碗机不具备烘干和消毒功能,洗碗完成后,需要人工将餐具等被清洗物从洗碗机桶体内腔中取出,单独存放入碗柜中,造成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主要发明点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其包括桶体壁和能够产生红外线热光的发热管,在桶体壁上安装了能够透过红外线热光的透热板,发热管产生的红外线热光在穿过透热板后,对洗碗机桶体内腔里的水或被清洗物加热,从而对餐具等被清洗物进行烘干和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将洗涤、烘干和消毒功能融为了一体。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透热板采用了具有耐热功能的热能透热板,最好由微晶玻璃制成,这可使得透热板能够耐高温,在洗碗机工作时透热板上的热量不会快速传递到桶体壁上,这确保了洗碗机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碳纤维快速产生热量这一特性,将发热管定为碳纤维发热管,这样,洗碗机在通电之后可以快速产生热量。
另一个改进是:在洗碗机桶体以及外壳上设置了一个出气口,用于排出烘干产生的水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洗碗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洗碗机烘干、消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洗碗机的发热组件和透热板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洗碗机立体结构图;
图中,1桶体壁,11硅胶,2透热板,3发热组件,31发热管固定支架,32发热管,33反光板,34反光板固定支架,4出气口,5洗碗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4,本发明的洗碗机,包括洗碗机外壳5、桶体壁1、发热组件3。此外,还有设置在桶体壁1上的透热板2,透热板2采用了具有耐热功能的热能透热板,最好由微晶玻璃制成。用硅胶11将透热板2密封安装在桶体壁1上,透热板2具有防水功能。发热组件3包括发热管32、反光板33、发热管固定支架31和反光板固定支架34,发热管固定支架31设置于发热管32两端并用于固定发热管32。发热管32可产生红外线热光,该红外线热光可穿过透热板2,并进入由桶体壁1围绕形成的桶体内腔。发热管32可采用碳纤维发热管,这样通电之后可以快速产生热量。发热管32位于透热板2与洗碗机外壳5之间。发热管32除了产生红外线热光外,自身还会发热,为减少发热管32将自身产生的热能传递给透热板2(进而由透热板2传递给桶体壁1)或洗碗机外壳5(温度过高时这种热能可能会损坏洗碗机外壳5),发热管32与透热板2有一定距离,发热管32与洗碗机外壳5也有一定距离。为避免洗碗机外壳5被红外线热光加热而产生事故,在发热管32和洗碗机外壳5之间安装了反光板33,反光板33可将发热管32发出的射向洗碗机外壳5的红外线热光反射到透热板2上。反光板固定支架34用于从外部固定反光板33。
当洗碗机清洁完餐具等被清洗物后,发热管3在通电后产生的红外线热光穿过由微晶玻璃制成的透热板2对桶体壁1围成的内腔里的水或被清洗物加热,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时,利用高温可以在内腔内对被清洗物进行消毒、烘干。洗碗机在烘干时产生的水汽可从桶体壁1和外壳5上的出气口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厚林;伍国荣,未经朱厚林;伍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水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球形晶体的三液乳化溶剂扩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