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4292.2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王宪芬;赵修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485;H01M4/1391;H01M10/0525;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张晓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锂 电极 矩阵结构 纳米棒 碳布 制备 锂离子电池电极 形貌 长循环性能 电化学性能 自组装生长 锂离子电池 导电碳布 导电碳黑 电极组装 离子传输 充放电 高倍率 粘结剂 折叠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钛酸锂,其形貌为纳米棒矩阵结构,自组装生长于导电碳布上,可不使用任何粘结剂及导电碳黑,直接用作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本发明所述钛酸锂纳米棒矩阵结构,可以为充放电中的离子传输提供通道,实现了柔性钛酸锂电极良好的高倍率、长循环性能,并且以此柔性钛酸锂电极组装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在弯曲、折叠的状态下,仍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一代能源存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正在向着轻薄化和柔性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例如三星和LG都推出了自家的柔性可折叠的屏幕,并且正在计划推出可折叠的手机等产品。目前显示组件和电路都可实现柔性和可折叠,但最大的挑战就是可以折叠的能源存储产品。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产品,不但体积笨重,而且还无法折叠,在体积变化过大时,甚至会导致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引发热失控,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适应下一代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也应向着柔性、可折叠的方向进行发展。然而,从目前的研究发展来看,长寿命和高倍率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屈指可数,严重阻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因此,开发长寿命、高倍率柔性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
在制作柔性电极的方法中,活性物质生长于导电基底,比如导电碳布,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碳布主要由碳纤维编织而成,可以提供对材料的结构支撑及有效的电子的传输途径。然而,寻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仍是目前遇到的问题之一。
钛酸锂(Li4Ti5O12)具有缺陷尖晶石结构,嵌锂电位为1.55V(vs.Li+/Li),不容易形成SEI膜,具有较好的高倍率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晶胞体积变化很小,被称为“零应变材料”,因此钛酸锂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是钛酸锂材料的电导率很低,限制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所述电极为钛酸锂自组装生长于碳布而成。
所述钛酸锂为纳米棒自组装矩阵结构,所述纳米棒直径约为10-20nm,且纳米棒之间有缝隙。
所述碳布由碳纤维编制而成,碳纤维表面光滑,所述碳纤维直径为2.5到6μ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柔性钛酸锂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定量的钛源滴加到15mL蒸馏水和13mL浓盐酸的混合液中得到钛源溶液,将钛源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加入碳布,经过水热合成,得到生长于碳布上的二氧化钛纳米线;
将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线分别用乙醇和蒸馏水超声洗涤5min后,经过真空干燥得到固体二氧化钛纳米线,滴入氢氧化锂的甲醇溶液,真空干燥后置于管式炉中,在800℃下,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煅烧,得到基于碳布的柔性钛酸锂电极。
所述钛源为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钛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钛源为3~0.5g的钛酸正丁酯;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异丙醇钛0.25~0.45g的异丙醇钛。
所述水热法的实验条件为温度180℃,时间为24h。
所述氢氧化锂的甲醇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氢氧化锂溶解在甲醇中,所述甲醇的体积为1mL;所述氢氧化锂中锂离子与钛源中的钛离子的摩尔比为0.75-0.85。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4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负极板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