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植物叶绿素的红色降解物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3872.X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植物 叶绿素 红色 降解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取植物叶绿素的红色降解物的方法与装置,首先将绿色植物叶片与无水乙醇在无光条件下混合进行浸提处理,无光浸提处理后得到浸提液,然后将浸提液过滤得到浸提滤液与浸提滤渣;然后将浸提滤液在阳光直射下进行光降解反应,控制光照强度、反应温度、溶液pH值和含水率,光降解反应中叶绿素光降解生成红色降解物,光降解反应完成后得到包含红色降解物且带有红色的溶液,然后将带有红色的溶液进行色素分离处理,得到粉末状、红褐色的叶绿素降解物粗制品;本发明以绿色植物叶片为原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全天候、大批量生产植物性红色素提供潜在的物质基础,天然色素价格高,经济收益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色素降解和转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取植物叶绿素的红色降解物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植物叶片中存在着许多种色素物质,其中包括叶绿素、花色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植物色素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工业的天然原料和添加剂。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中主要包括提取植物中存在的色素,如从花卉和果实中提取花色素和原花青素、从绿色叶片中提取叶绿素。也有用粮食生产所需的色素产品的,如应用大米、大豆等为原料生产红曲红素,应用葡萄等生产原花青素等。植物叶片同样有潜力成为植物色素的重要来源。现有技术中,以植物叶片为原料生产红色素的研究有茶红素的发明和报道,也有从绿色松针中提取红色素的发明报道。
从植物花卉或果实甚至树皮中提取时,色素产量受季节的影响,受花、果或树皮的生产量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的植物器官而言,绿色植物叶片资源量巨大,而且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这为大量生产植物性色素创造了条件。植物叶绿素来源广泛,分离提取方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叶绿素a脱去中心金属镁络合离子或打开其外环而得到一系列的叶绿素a的降解产物,其中有些降解产物具有促进人体造血机能、增强体质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有研究称,活体植物内叶绿素经光分解后首先生成叶绿醇和叶绿酸酯,然后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脱镁叶绿酸a,然后再生成红色水溶性降解产物和蓝色荧光产物,最终在液泡中转化为无色的非荧光物质。其中脱镁叶绿酸a分子在吡咯环间发生氧化裂解反应,生成一种红色水溶性降解物。由于红色降解物还原酶的存在,使这些红色降解物被充分地还原成蓝色荧光或无色的降解物质。因此,这种脱镁叶绿酸a在氧化酶作用下生成的红色降解物,无论在活体或离体细胞中都难以检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植物叶绿素的红色降解物的方法与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取植物叶绿素的红色降解物的方法,首先将绿色植物叶片与无水乙醇在无光条件下混合进行浸提处理,无光浸提处理后得到浸提液,然后将浸提液过滤得到浸提滤液与浸提滤渣;
然后将浸提滤液在阳光直射下进行光降解反应,光降解反应中控制浸提滤液的含水率<4wt%,光照强度为50000-100000Lux,光降解时浸提滤液的温度为30℃~50℃,光降解反应中的浸提滤液的pH值为7~8,光降解反应中叶绿素光降解生成红色降解物,光降解反应完成后得到包含红色降解物且带有红色的溶液,然后将带有红色的溶液进行色素分离处理,得到粉末状、红褐色的叶绿素降解物粗制品。
优选的,所述绿色植物叶片为女贞、淡竹、垂柳、黑杨或无花果的叶片。
优选的,先将绿色植物叶片依次洗净、风干、粉碎,再与无水乙醇在无光条件下混合。
优选的,所述绿色植物叶片与无水乙醇的配比为1g:(20~25ml)。
优选的,所述无光浸提处理的时间为5~9周,无光浸提处理的温度为自然温度。
优选的,将绿色植物叶片与无水乙醇在无光条件下混合后每隔4-8小时搅拌一次,48小时后开始静止无光浸提5-9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3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