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93260.0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光;施卓雄;罗国清;卢可可;李杨;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3/02;B03D10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 地址: | 5120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黄玉 分离 浮选 捕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按重量比其组成为月桂胺∶石油磺酸钠∶异己戊醇=67~75∶20~25∶8~12;所述各组份经加温搅拌合成为复合捕收剂。此外还公开了上述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药剂进行加温合成而形成的复合捕收剂,对锆石黄玉富集物中锆石的分离具有显著效果,从而获得低锆黄玉产品,实现了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技术突破,完善了硅酸盐矿物浮选细分技术,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扩大了资源利用途径、增加了资源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应用于锆石黄玉富集物中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锆石(ZrSiO4)为含锆硅酸盐矿物,黄玉(Al2SiO4(F,OH)2)为含氟铝硅酸盐矿物,二者均属于硅酸盐矿物,且在花岗伟晶岩矿床和云英岩矿床中普遍存在。锆石和黄玉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前者是良好的耐火材料和铸造用型砂,后者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为仪表轴承。然而,由于锆石、黄玉均属于非磁性矿物(锆石比磁化率1.06~0.64×10-6cm3/g,黄玉比磁化率-0.3~-0.4×10-6cm3/g),而且比重差异小(锆石比重4.5,黄玉比重3.6)、导电系数差异小(锆石电导率10-15~10-10(Ω.cm)-1,黄玉电导率10-16~10-13(Ω.cm)-1),因此,采用磁选、重选、电选的方法均不能将两者有效分离。如采用浮选实现锆石和黄玉的有效分离,对于扩大资源利用途径、增加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关于锆石和黄玉浮选分离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锆石黄玉富集物中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通过将几种化学药剂进行复配组合形成新型复合捕收剂,以提高对黄玉的选择捕收性能,实现锆石和黄玉的有效分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按重量比其组成为月桂胺∶石油磺酸钠∶异己戊醇=67~75∶20~25∶8~12;所述各组份经加温搅拌合成为复合捕收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各组分在50~70℃温度下,加温搅拌混合20~40min形成浅黄色均质乳浊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现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浮选捕收剂的应用,应用于花岗伟晶岩矿床、云英岩矿床的矿石经选矿处理后得到的锆石黄玉富集物中;所述锆石黄玉富集物经磨矿后,采用上述浮选捕收剂进行浮选,所述捕收剂的用量为100~150g/t。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锆石黄玉富集物的磨矿细度为:花岗伟晶岩矿床-200目占60~75%,云英岩矿床-200目占80~9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浮选在pH=3.0~3.5条件下采用一粗一扫的流程,浮选时间为粗选15~25min、扫选10~15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药剂进行加温合成而形成的复合捕收剂,对锆石黄玉富集物中锆石的分离具有显著效果,从而获得低锆黄玉产品(ZrO2含量小于0.2%,产率>80%),实现了锆石和黄玉分离的技术突破,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扩大了资源利用途径、增加了资源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3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