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2207.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奂;陈燕英;徐颖;陆薇芳;陈磊;寿乐娴;周大伟;章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浆水 浓缩罐 泵房 脱水机房 沉淀池 上清液 干泥 反冲洗水池 储泥室 水处理 排泥 清水 上清液回流 出水水质 有效减少 含泥量 零排放 料仓 泥浆 清液 源水 地表水 脱水 溢出 节能 水质 生态 | ||
1.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源水经泵房提升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将水处理后得到泥浆水和清液;
二、泥浆水通过排泥泵房进入浓缩罐处理,浓缩罐将泥浆水分离出泥浆水和上清液;
三、浓缩罐将泥浆水排入储泥室,浓缩罐将上清液排入反冲洗水池,反冲洗水池溢出的上清液回流到沉淀池中;
四、储泥室的泥浆水进入脱水机房脱水,脱水机房将干泥通过干泥泵打入料仓,将清水通过管道打入排泥泵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浓缩罐之前的泥浆水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Q=0.2m3/h,H=0.6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脱水机房之前的泥浆水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Q=1.7m3/h,H=0.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反冲洗水池将上清液排入浓缩罐,从而对浓缩罐上的过滤网清洗,清洗后的泥浆水排入储泥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罐的数量为4-8个,浓缩罐的高度为10-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储泥室的体积为800-1200m2,反冲洗水池的体积为60-100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与水混合,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聚结形成较大的絮粒,絮粒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沉淀池将清液和反冲洗水池回流的上清液排入反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处理后将水排入生态砾石床过滤,过滤后生态砾石床将水排入湖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在反硝化滤池中加入反硝化菌,利用反硝化菌在反硝化作用下将水源中的硝化氮转化为氮气排出;利用生态砾石床中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滤水中悬浮颗粒,进一步去除含有氨氮和磷的有机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2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