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2168.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梓毅;刘品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9F9/33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多个控制元件、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电极图案。各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以及发光层。发光层设置于第一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电极图案包括多个第一与第二电极以及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半导体层。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半导体层以及控制元件。各触控驱动信号线设置在相邻第一电极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触控驱动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电极的至少一边缘邻近于触控驱动信号线的一线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发光二极管成为兼具省电与环保特点的主要照明光源。再者,由于发光二极管制作尺寸上的突破,一种将发光二极管转置于像素结构中以形成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micro LEDdisplay)或次毫米级发光二极管(mini-LED)显示器的技术逐渐出现在市场上。
另一方面,在显示器上提供触控功能为现今显示器的必要功能之一。因此,将触控模块整合至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次毫米级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为本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整合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与触控技术。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多个控制元件、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电极图案。多个控制元件设置于阵列基板上。多个发光二极管以阵列排列方式设置于阵列基板上,且分别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以及发光层。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电极图案形成于阵列基板上,且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半导体层。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半导体层以及多个控制元件中的一者。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触控驱动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电极的至少一边缘邻近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的一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与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实质上共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结构上不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中的多者的第一半导体层,且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中的另一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此外,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邻两触控驱动信号线彼此不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的至少两边缘邻近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的至少两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的至少两边缘实质上平行于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的所述至少两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边框区。边框区位于阵列基板的外围,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信号线的部分延伸至边框区,且分别电性连接于触控控制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触控驱动信号线的线宽大于或等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信号线的部分中,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mm至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信号线的部分中,相邻两者之间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为该些触控驱动信号线的相邻两者之间的面积的50%至9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图案的材料包括可透光的金属膜或透明导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