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轨辐射非线性定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2164.4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玲玲;赵其昌;汪少林;于淼;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傅里叶变换 红外 光谱仪 辐射 非线性 定标 方法 | ||
1.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轨辐射非线性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星上内黑体温控,温控至最高温控点,多个测温铂电阻输出温度最大差异小于0.2K时,关闭星上内黑体温控,在内黑体温控、内黑体自由降温及内黑体达到平衡温度期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指向镜周期性对准内黑体及冷空间进行观测;
步骤2,对卫星下传的内黑体观测的遥感数据包进行筛选,获得温度点T1、温度点T2、……、温度点Tn对应的遥感数据,同时获取下传的遥感数据包中的冷空间观测数据;
步骤3,分别计算多个温度点下内黑体观测的未标定光谱数字量Si(v)和光谱辐亮度Ri(v),其中v表示波数,i对应不同内黑体温度点;i=1,2,…,n;同时计算冷空间观测的S0(v)和R0(v),所述Si(v)为内黑体观测的未标定光谱数字量,Ri(v)为内黑体观测的光谱辐亮度;所述S0(v)为冷空间观测的未标定光谱数字量,R0(v)为光谱辐亮度;
步骤4,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波段内的每一个通道,根据Ri(v)与Si(v)实施最小二乘拟合;i=0,1,2,…,n;获得a2(v)、a1(v)、O(v)和拟合方程S,其中,a2(v)为非线性响应系数,a1(v)为线性响应系数,O(v)为背景辐射,拟合方程S为
S=a2(R-O)2+a1(R-O) (公式1)
其中S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输出的光谱数字量,R为内黑体光谱辐亮度;
步骤5,辐射非线性定标后的,对地观测的目标光谱辐亮度L(v)为
其中,SL(v)为对地观测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输出的光谱数字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轨辐射非线性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2.1,对所有内黑体观测数据,统计单次观测中多个测温铂电阻的温度最大差异;
步骤2.2,筛选出温度最大差异小于0.2K的遥感数据包,并以多个铂电阻输出温度平均值作为对应观测时刻的内黑体温度值;
步骤2.3,将内黑体温度值由低到高排列,保留多次观测之间内黑体温度值间隔大于0.5K的遥感数据包,温度由低到高依次记为T1、温度点T2、……温度点Tn,其中T1即为内黑体平衡温度,Tn即为最高温控点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1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无线红外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红外热成像热像图序列处理方法